专访流浪大师沈巍:百万直播收入分别被借走,至今没人还清一笔( 二 )


“没有上海的馄饨好吃 。 ”沈巍擦了擦嘴 , 抬头看了眼四周 , “我喜欢这个时间来吃饭 , 安静 , 没人注意你 。 ”
饭毕 , 沈巍提出要将桌上的骨头打包 , 大宝和另一位朋友熟练地要回两个塑料袋 , 塑料袋抵住桌沿 , 筷子将鱼骨拨弄到一块 , “回去喂狗 。 ”
路上 , 有两个穿着蓝色运动套装的少年经过 , 沈巍上前 , 和少年聊了起来 , 才知道附近中学举办了武术活动 。
“我过去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 ”他自顾自地讲起过去那些迷惘的经历 。
年轻时 , 沈巍在单位里很受欢迎 , 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见解 , “人家也喜欢听我说怪话 。 ”

早年 , 沈巍其人 。
他身上有着60年代人的理想主义 , 做事的准则是遵照内心 。 他爱捡垃圾 , 是因为看到被丢弃的东西 , 仍有它的用处 。
他认为 , 垃圾桶和百货商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去百货商店买东西 , 放到家里不用 , 很正常吧 , 那为什么我从垃圾桶里看见这个东西有用 , 收集起来 , 就成了我脑子有问题 。 ”
沈巍小时候读了一本写鲁迅先生的生活的书 , 里面提到 , 鲁迅会将收到的信封拆开 , 反面对折 , 用胶水糊住 , 有字的一面朝里 , 又成了一个新的信封 。
他也这么做 。 他从办公室里的掷纸篓里 , 捡出别人丢弃的废纸 , 用干净的背面写字 。 在他看来 , 写过字的东西是要敬畏的 。 他把旧信封也像鲁迅一样糊住 , 存放好 , 等到下次再用 。
“这样的思想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 。 无论是过去那样的坎坷 , 还是后来你们认为的网络上的我 , 我是一脉相承的 , 一直到现在 。 ”
沈巍常常处于审视之中 , 他回家的时候 , 家人要检查他的袋子里有没有装垃圾 。 没多久 , 沈巍被家人送去精神病院 , 住了三个月 。
医院里的生活 , 比想象中平静有序 。 但沈巍的书的命运 , 却跌宕起伏 。 在沈巍治疗期间 , 无人照看阁楼上的书籍 。 一次雨天 , 屋顶漏水 , 一些彩色油墨随水晕开 , 纸张粘在一起 。 沈巍出院后 , 发现许多书都成了“一块饼” , “翻都翻不开了” 。
【专访流浪大师沈巍:百万直播收入分别被借走,至今没人还清一笔】后来 , 沈巍赌气 , 搬出来租房住 。 他看见上海北翟路的房产广告 , 一室一厅 , 只要五万元钱 。
他找妹夫借钱 , 妹夫起初答应 , 但回头告诉沈父 , 大哥要借钱买房 。 “在他们看来 , 我这都是精神病的举动 。 ”
最后 , 他租了一个群租房 , 住在老式棚户房的六层 。 他把书一本本插空放好 , 木板地面上堆满了书 。 这里 , 光线昏暗 , 每次回家 , 沈巍就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 。
一直到现在 , 仍有许多人 , 叫沈巍去做精神病鉴定 。
但他说 , “从2009年开始 , 我已经被诊断不是精神病了 。 当然这有个理不清的事 , 你到底是毛病好了 , 还是本来就没病 。 ”
当时 , 他的诊断结果:脑子挺清醒的 。 一名医生跟他说 , 回去把脸洗干净、头发剪掉 , 不要和主流过不去 。
【3】殉网
“你问他什么 , 他都会跟你说 , 你要他开玩笑地撒谎 , 他会很拧巴 , 像个涉世未深的孩子 。 ”
大宝 , 原本在浙江义乌做生意 , 听说了沈巍的事情 , 跑去上海看他 。 起初是为了涨粉 , 后来他留下来 , 帮沈巍对接媒体等事宜 。 沈巍停播后 , 他离开了一段时间 , 又回来照顾沈巍 。
谈及留下的原因 , 大宝说:“我是真的仰慕老师的才华 。 ”
三年前 , 大宝对沈巍的印象是 , 不善与人交往 , 为人比较淡漠 。 如今 , 他觉得沈巍变了许多——待人热情 , 与人能唠上半天 , 有充沛的精力和好奇心 。
2019年3月 , 沈巍身边围了很多拍客 。 有路人说要给他拍个视频 , 他心里不喜 , 但又觉得自己没有拒绝的身份架子 , “我怎么拒绝 , 我又不是明星 。 ”
流浪时 , 沈巍不喜欢别人当他是乞讨者 。 “我情愿去垃圾桶里扒 , 我也不会向人家要10块钱 。 ”
但当别人向他提出要求时 , 心中再有芥蒂 , 也觉得没办法拒绝 。 “我知道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小丑 , 你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 ”
那年 , 有人劝沈巍 , 网络有人唱歌五音不全 , 一年赚了1000多万元 。 还有人说自己是英国华侨 , 诉说对沈巍的崇拜 , 觉得他很有学问 , 邀请沈巍去英国游学 。
“狗屁学问 。 ”沈巍回忆起那时的想法 , “要是真崇拜 , 就崇拜学问本身 , 崇拜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