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而演讲实录 林伟而设计作品

导读:2016年第四届巴塞尔香港大会圆满落幕 。随着艺术市场、收藏家群体和兴趣的变化 , 变化似乎是艺术博览会的常态 。从今年香港巴塞尔的调整和变化可以看出 , 主办方对亚洲艺术生产的辐射更加深入和广泛 。在为期五天的展览期间 , 中国收藏家收获了什么?雅昌艺术网采访了一些收藏家 , 看看他们对香港巴塞尔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
雅昌艺术网: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引起了当代艺术界的关注 。从巴塞尔发布的信号来看 , 你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藏品的收藏结构和兴趣发生了哪些变化?
林堰:我也和香港这次巴塞尔博览会的很多画廊谈过 , 他们对销售结果都很满意 。同时 , 他们也观察到 , 收藏家们的关注点与往年有些不同 , 尤其是国内收藏家 , 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开始改变收藏方向 , 变得更加国际化 , 一些收藏家也在筹备自己的美术馆 , 这可能现在会成为国内收藏更具国际视野的路线 , 所以一些国际艺术家也开始受到国内收藏家的关注 。
雅昌艺术网:能告诉我们你这次在香港巴塞尔买了什么作品吗?或者说在这次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 , 你更关注哪些艺术家的作品?
林堰:这次有一些画廊是第一次来香港参展 , 有一些画廊做了一个专题展览 , 好像是艺术家的报告 。我觉得收藏家认识一个艺术家更有力量 , 可以让收藏家更关注一个艺术家 。我总是关注一些和香港有关的艺术家 , 或者一些中国艺术家 , 或者和中国文化有关的艺术家 。这次 , 我更关注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一些可能已经去世的艺术家 。他们的创作可能不是当代艺术 , 而是对当代艺术的早期阶段有灵感的艺术家 。一位去世的香港艺术家陈福山今年在为他举办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展 。对于他的作品 , 我之前收到的比较少 。陈福山的作品虽然不具有当代性 , 但却很好地延续了当代性 , 对我来说 , 是一位值得关注的艺术家 。还有一个外国 , 在美国的中国艺术家马丁·王(Martin Wong) , 也是在90年代去世的 。当时 , 他的许多画都是关于居住在唐人街的华裔美国人的想法 。这样的艺术家还有办法继续我的故事集 , 所以我会更加关注这样的艺术家 。
雅昌艺术网:你最近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收藏对你个人来说经历了什么阶段 , 这些线索是如何延伸形成你的一个收藏系列的?
林堰:其实我关心的主要是香港艺人 。一直在关注一些年轻的香港艺人或者一些成熟的艺人 , 关注他们的新动向 。还有一些艺术家我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直关注 , 看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其中一位是去年在香港巴塞尔获得宝马奖的萨姆森·杨 。今年他有一个很特别的活动 , 就是视听作品 。他在画廊和博览会外做了一项活动 , 跟随他的声音散步 。这个活动非常有趣 。香港艺术家是开始进入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 , 所以我还是会更加关注这样的艺术家 , 继续把他们的作品收藏在我的收藏里 。

林伟而演讲实录 林伟而设计作品

文章插图
韩在香港巴塞尔展出陈福山作品
雅昌艺术网:哪些艺术家的作品会成为你近期收藏的重点?你关注这些艺术家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林堰:我刚才说了 , 重点还是一些香港艺人 , 陈福山是重点关注的 , 还有一个比较年轻的艺人 , 杨家辉 。我之所以会重点关注年轻艺术家 , 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初期都是相当实验性的 , 还是需要一些收藏家去关注他们 。
雅昌艺术网:从现在开始买艺术品有哪些渠道 , 比如拍卖、画廊展览、艺博会?在你看来 , 这些购买渠道有什么不同?近几年购买藏货的渠道有变化吗?你认为未来购买藏货的渠道和藏家的兴趣会发生什么变化?
林堰:我的购买有几种不同的渠道 。第一个当然是通过画廊 。其实画廊是博览会常见的 , 但是我可能会在博览会上看到更多的作品 , 我去博览会的时候会关注这些画廊展出的作品 。其次 , 我会在拍卖行找一些作品 。我的港式收藏体系已经到了成熟阶段 。我不需要买很多 , 但是我需要买一些艺术家的重要作品 , 很可能会在拍卖会上看到 , 所以我也会关注这方面 。博览会上有一些比较新的作品 , 所以两方面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
【林伟而演讲实录 林伟而设计作品】感觉国内收藏家目前也特别成熟 。他们直接与一些画廊甚至一些艺术顾问合作 , 为他们寻找一些重要的作品 。这可能是一个主要的转变点 。在拍卖行里 ,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好的作品正在与其他作品竞争 。如果作品不太好 , 价格又低 , 没人会买 。我觉得整个市场是逐渐成熟的 。过去这种涨幅很大 , 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30% 。相反 , 现在购买艺术品的收藏家现在会购买 , 因为他们关注艺术 。我见过许多收藏家 , 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收藏系统 , 或者为了建立自己的博物馆而收集 。因此 , 他可能更注重学术方面 , 这对于整个收藏的方向更为重要 。目前国内一些藏家其实已经到了成熟的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