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璟:亿万富翁雇凶杀人,捐500亿求“免死金牌”,结局如何?( 二 )


一路上 , 两人聊得十分火热 , 并且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 , 毕竟出门在外 , 多个朋友也就多个帮手 。
列车达到北京后 , 两人便暂且分别 , 奔赴了各自的目的地 。
大学生活是充实而美好的 , 但是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袁宝璟来说 , 却并非如此 。 在完成每日的学业之余 , 袁宝璟还要到处勤工俭学 , 只为能够尽快凑到学费 , 减轻家里的负担 。
袁宝璟听同学说给教授抄书能挣钱 , 便开始四处找需要抄书的教授 , 一天忙活下来 , 只为了能够挣到那“万字2块”的稿费 。
时间久了 , 袁宝璟便开始给一些公司写信封 , 每千字能够赚到5块钱 , 收入翻了一番 。
在周末的时候 , 汪兴还总会去学校找袁宝璟 , 带他去开开小灶 , 改善改善伙食 。 毕竟当时汪兴每个月都有工资 , 经济条件要比袁宝璟好得多 。

面对这位“好大哥” , 袁宝璟感到既幸运 , 又感动 。
一眨眼 , 袁宝璟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半 , 而汪兴的培训也即将结束 , 两人在一起喝了顿酒 , 也算是个告别仪式 。 之后 , 汪兴回到了辽阳 , 而袁宝璟继续在北京求学 。
等手里攒了一点钱后 , 袁宝璟便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 , 开始做起了送货的生意 , 总之干什么能够挣钱 , 他就去干什么 。 在舍友们一起消遣玩耍的时间里 , 袁宝璟总是穿梭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

小有所成
然而老天总是会眷顾那些勤奋的人 , 袁宝璟在毕业之后 , 很顺利地进入建行的一处分行工作 , 也算是有了一份“铁饭碗” 。
在银行上班的那段时间 , 袁宝璟勤勤恳恳 , 任劳任怨 , 为了能够多完成几单生意 , 可以说是废寝忘食 。
【袁宝璟:亿万富翁雇凶杀人,捐500亿求“免死金牌”,结局如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 “三点一线”式的生活 , 让袁宝璟渐渐感到迷茫 , 他认为他的人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
1992年 , 袁宝璟再三思考之后 , 还是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 决定自己成立公司 , 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

从银行辞职后 , 袁宝璟用多年来攒下的20万元 , 在北京怀柔注册了一家“建昊实业发展公司” 。
公司成立后 , 袁宝璟自掏腰包用10万元买下了优质“小黑麦”的专利 , 并租了300亩土地 , 开始了自己的“种地”生活 。
对于袁宝璟的做法 , 当时他的亲戚朋友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 , 毕竟放着好端端的“铁饭碗”不干 , 偏偏要去种小麦 , 一般人还真是没有那种魄力 。 然而半年之后小黑麦成熟时 , 所有人都“傻眼”了 。
小黑麦很快就占据了全国市场 , 全国各地的农业大户都来“争抢”袁宝璟的麦种 , 而他也趁机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 足足获利200多万元!

就连袁宝璟也没有想到 , 这些不起眼的小黑麦 , 竟然能够给他带了如此丰厚的回报 。
有了足够的资金后 , 袁宝璟便开始涉足其他行业 , 股票、债券、房地产……什么赚钱 , 他就做什么 。 袁宝璟仿佛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 , 短短2年时间 , 他旗下的企业就已经多达60多家 , 兜里的资金也是“与日俱增”!
据说袁宝璟当时的资产已有数十亿!只有30多岁的袁宝璟 , 凭借这一身显赫的成就 , 成为了我国首位获得“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的青年 , 并且还成为了北京远近闻名的“收购大王” , “北京李嘉诚”的名号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然而就在袁宝璟的生意处于“如日中天”之势时 , 殊不知一次“意外亏损”竟会让他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昔日的“好大哥”
就在袁宝璟混得风生水起之时 , 他当初的“好大哥”汪兴又在做什么呢?
袁宝璟辞掉工作下海经商的经历 , 让汪兴很受影响 。
汪兴回到辽阳之后 , 他在工作上就遇到了瓶颈期 , 并且自己的婚姻也出现了破裂 。
后来汪兴在一次与袁宝璟的通话中 , 得知袁宝璟现如今辞掉了工作 , 自己开了公司 , 还挣了不少钱 。 便也向袁宝璟学习 , 辞去了警队的工作 , 自己也下海经商去了 。
起初 , 汪兴在当地开了一家侦探所 , 也算和自己的老本行有点关系 。 但毕竟是小地方 , 老百姓对于这种“侦探”本身就没有太大的需求 , 所以汪兴侦探所的生意可想而知 。

汪兴眼看这也不是办法 , 便再次转行 , 去俄罗斯当了“倒爷” , 结果依然不见起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