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走进伊犁街的街道 , 深邃的蓝映入眼帘 , 那是专属于伊犁的色调——伊犁蓝 。
盛夏在即 , 带你领略这座独属于蓝色小镇的温柔 。
蓝色小镇的历史追迹
“喀赞其”这一词在维吾尔语里专指从事制锅售锅的人 , 以此得名的伊犁喀赞其民俗区曾经一度成为伊犁州民族手工业制作销售中心 , 如今铸锅行业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 , 这一区域因房屋的建设风格得到新的关注 。
因喀赞其世代住户多为维吾尔族 , 这里也保存了很多具有历史传统的维吾尔族民居 , 始终保持着较为完整的传统风貌与布局 , 如今已然多被视为北疆维吾尔族的人文缩影 。
花园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典型庭院式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喀赞其凭借其精致的庭院建筑成为了伊犁花园式民居的代表 。
更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条件 , 巧妙地形成了具有中西亚风格特色及“塔兰奇”的传统风格 。
谈及此 , 伊犁地区多样的民族历史文化成就了伊犁多彩的美学观念 。
譬如“塔兰奇” , 在维吾尔语里指“种田的人” , 多指清朝年间 , 最早一批从南疆迁移到北疆伊犁的维吾尔族人 , 他们是如今伊犁独特美学的开创者之一 。
又比如伊犁的维吾尔族建筑门窗多以蓝色调为主 , 蓝色本身在中亚各人群的文化观念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 , 多认为蓝色象征大海蓝天在建筑设计中也常被用于石膏花饰的底色处理 , 以突出石膏的白色主体图案 。
民居中的蓝色门窗习俗 , 不仅受到维吾尔族对蓝色的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影响 , 还有来自邻国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
当多重风格相结合的民族建筑与代表着宁静、温柔、干净的蓝色相互映衬时 , 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北疆人文景观 。
近些年来 , 随着新疆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 喀赞其在新疆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
几乎在喀赞其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那一抹蓝 , 尽管颜色分深浅 , 但是总体的格调都是清新脱俗的 , 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 , 就像是穿梭在蓝色的秘境里 , 处处藏着惊喜 。
伊犁人的蓝色浪漫
走在喀赞其的大街小巷 , 蓝色的浪漫气息焕发整个角落 , 而“伊犁蓝”似乎已成为了我与伊犁“不能说的秘密”——
为什么伊犁人如此热衷于蓝色?
蓝色在伊犁人的心中又已经成为了什么样的存在呢?
不管是传统维吾尔民居的门窗 , 还是街道旁的栏杆 , 亦或是直接被当作花盆的车轮 , 都被涂成蓝色 , 可见居住于这里的人是多么喜欢蓝色啊 。
我时常想是不是因为新疆的夏天炎热干燥 , 人们为了探寻视觉上的温度而采用冷色调蓝色作为涂刷墙壁门窗的第一选择 。
炎炎夏日 , 在树荫下乘凉 , 旁边就是蓝色的门墙 , 至少在心底里成为了一种凉爽的“归宿” 。
其实 , 在“蓝色秘境”喀赞其里 , 偶尔也会看到明艳的红、神秘的紫、清新的绿——高饱和度的颜色搭配对比是那么强烈 , 但是在视觉上又达到了莫名的和谐 。
这里的人们大胆地在房屋外墙上进行着撞色搭配 , 最后呈现出如此惊艳的视觉盛宴 。
仔细想想 , 不论是喀赞其的色系搭配 , 还是南疆的艾德莱斯丝绸 , 还是吐鲁番的彩门 , 都是大胆且毫不吝啬地将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 , 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 或许正是这些艳丽的色彩造就了伊犁人的别具一格的审美观念 。
而这本就源于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 , 对色彩斑斓生活的无穷向往 。
当然 , 关于“伊犁蓝”还有更具有的说法 , 在颜料匮乏且昂贵的年代 , 在民间出现了性价比较高的颜料叫做“sinka” 。
推荐阅读
- 欧洲|黑土地有多珍贵?世界上仅有的3块黑土地,分布在哪些国家
- 美丽|在张家界,除了“悬浮石”景观,你看过这些吗?
- 骑行|抓住夏天的尾巴,漫游芬兰群岛
- 女孩|有关拉脱维亚十女争一夫是真的么
- 欧洲旅游|无夜市,不夏天!呈贡夜晚的“烟火人间”
- 勃朗峰|这里是欧洲最高的山脉,这里有“欧洲屋脊”勃朗峰——阿尔卑斯山
- 泉州|“亚洲威尼斯”之称的福建泉州
- 欧洲旅游|春到姑苏寺外小徘徊,钟声入夜江南烟雨来
- 旅行|上海骑行|城市出逃计划,长兴岛环岛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