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钻石更便宜了,但钻石已经不是年轻人的必需品( 二 )


著有《钻石投资购买指南》一书的连国焰在接受芭莎珠宝采访时同样表示 , 天然钻石的价格不大可能下跌 。 「按照三十多年的历史轨迹看来 , 钻石价格一旦急调涨后 , 不太会再往下急速修正(除非国际间发生重大影响因素) , 未来大概会在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 , 做选择性部位、小波段的攀升 。 」

除了市场供需端的变化外 , 用户可能也更吃天然钻石这个更贵、更有面子的老选择 。
两年前结婚的苏打饼表示自己在结婚时也购置了天然的钻石戒指 , 尽管婚礼过后就塞抽屉 , 这依旧是必不可少的婚礼支出 。 她所在的闽南地区对于婚嫁传统习俗看得很重 , 也有更高的消费支出预算 , 甚至婚礼的时候亲戚朋友会直接询问饰品价格 , 这种情况下买天然钻石是很自然的选择 。
定亲的时候男方会间接无意说花了多少钱买钻戒……钻石除了是新人自己戴 , 在闽南更多是男方长辈给女方长辈的一种态度 , 表现我家经济实力以及诚意 。 钻石是近期火的 , 闽南更多是金子 , 只是都这么拼金首饰(面子问题) , 钻石也是不会放过的 。

这种情况下 , 天然钻石卖贵可能更凸显身价 , 高端大气上档次 , 不和培育钻石「同流合污」 。
天然钻石品牌在培育钻石被更多人知道的过程中也没闲着 , 许多钻石品牌联合发起了「Real is Rare」的宣传 , 告诉你纯天然的钻石要更加珍贵 。 再加上天然钻石本身就是不可再生的类型 , 历经几亿年才能获得 , 因此也有不少人会被这种数亿年形成的天然宝石所打动 。
就像钻石最初广告「钻石恒久远 , 一颗永流传」打动了半个世纪的年轻人 , 或许「Real is Rare」也能留住新的年轻用户 。

影响天然钻石的不是培育 , 而是年轻人的新追求 只是在面对天然钻石数亿年时光凝结的宝石和纯天然属性宣传时 , 培育钻石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 因为培育钻石在节能和环保上完全能够拿捏天然钻石 。 不需要大型的开采设备 , 也不需要地下挖掘 , 实验室中的培育钻石成了部分年轻人的环保低碳选择 。
而另一部分年轻人 , 他们对钻石没有执念 。
「我不仅是不想要钻石 , 我是直接不想结婚 。 」刚刚毕业的方方表示自己对钻石背后带有的浪漫和长久意义并不感冒 。 对于不想结婚的她来说 , 钻石属于她从未预想过的消费 , 她也没有要攒钱给自己买钻石的念头 。

广告专业出身的豆瓣工作了 4 年 , 她对不买钻石的认知更多出于对于营销的了解 。
钻石更多是人工营造的一种稀缺吧!作为广告学最有名的营销案例我很佩服 , 但也觉得花那么多钱购买被迫稀缺的宝石有点像交智商税 。 我觉得它有点像盲盒的稀缺娃 , 价格可以涨很高 , 也可以跌很低 , 是一种不算保值的投资品 。
豆瓣自己也喜欢亮晶晶的钻石 , 但并不觉得天然钻石的吸引力能让她花那么多钱 。 她表示自己如果买钻石甚至不会选择培育钻石 , 而是会选择大家眼中的假钻莫桑石 , 当作普通的饰品去佩戴 , 也不需要有很多的心理负担 。

备婚的桔子也处于正在挑选结婚戒指的人生阶段 , 钻石在他们的选项之中 , 但并非唯一的选项 。 桔子考虑过找人定制戒指 , 钻石、彩色宝石、铂金、黄金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 在购买时她们会更优先考虑和本人的适配程度和价格 , 钻石也得和其他材质戒指一起 PK 性价比 。
事实上 , 相比于年轻人通过营销熟悉的钻石 , 保值的黄金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 桔子就越来越喜欢黄金:「以前觉得土 , 现在觉得最好看 。 」

世界珠宝协会数据显示 , 中国一线城市新婚女性钻石购买率为 61% , 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仅 37% 。 中国的珠宝消费都往黄金市场倾斜 。 而在今年的淘宝天猫站内 , 整个黄金品类爆发 1700% 以上 , 90 后人群占比达到 50% 。
诚然现在依然有人将钻戒视为婚姻的一种标配 , 但也有人在购置这些纪念饰品时更多开始考虑保值与否与个性化选择 。 脱离宝石范畴 , 年轻人对于配饰有了不同的需求 , 而钻石能否成为这种需求中的最重要一部分远比培育钻石对天然钻石的影响更大 。

毕竟钻石的存在除了恒久远 , 也需要有人认同它的价值 。
只有被更多人认可 , 钻石的光芒才能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