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的宗教史理性批判研究:自我设定自我的过程不是无意识的活动,从知识本身出发寻找知识( 二 )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 人无须借助理性 , 用理智直观活动就可以创造出直观对象 , 并且使自己与直观对象同一 。
这个理智直观超出了理性思维的范围 , 属于非理性的神秘直观 。 当理智直观发展到艺术直观时候 , 人现实创造了客观对象 , 精神实现了向物的复归 。 艺术创造活动中意识到的世界就是上帝的启示 , 艺术作品就是上帝启示给人的作品 。

这样 , 谢林在同一哲学之后 , 又把人类社会发展到最高阶段运用的、非理性的艺术直观的解释投向了天启神学 。 从主体人类社会创造出客体自然界的过程 , 同样来自于神秘“天意” 。
谢林将上帝视为人格神 。 上帝的创造过程就是按照其自由意志 , 通过主体和客体的同一与差别的运动 , 最终扬弃一切差别来启示自身 。 宗教的历史被看作上帝的自由意志现实化的过程 , 上帝启示的显现就成为人类的历史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谢林相对康德和费希特等人来说 , 已经较为深入地将人作为宗教的本质揭示出来 。 就在谢林深陷神秘主义囹圄 , 理性精神被排除在天启神学门外的时候 , 黑格尔却将理性精神 , 重新召回至理性哲学大厦之中 , 理性精神被作为宗教批判的武器 , 将神学引向了哲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