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水滴形脸,女人和龙不是地球生物: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最近犯了小说病 , 心里迫切需要找几本小说看看解解馋 , 于是兴冲冲地在网上搜集当前热门的网络小说 ,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怎么都千篇一律的套路:不是开局赘婿一副穷酸相 , 然后突然一次集会上秒变成大佬 , 就是各种一遍遍重复的穿越剧 。 而且这种穿越法 , 一看就知道是阿Q赖以生存的精神胜利法的重复利用:阿Q打不过人家就幻想别人被自己踩在家底下;在穷得叮当响的土谷祠里畅想自己当上了皇帝……
相信看了鲁迅《阿Q正传》的人都不会去看这些睡了一觉睁开眼就是宗主、大佬的小说吧(说实在的 , 一章我都看不下去) 。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当下就是这些小说畅销 , 貌似也只有这种题材的小说才能入得了编辑的法眼……
看来是自己接触这个世界太久了 , 脑子里思维固化了 , 对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之路认命了 。 想当年我十岁时 , 也曾有过激情澎湃的时光:站在阿Q居住的土屋下面 , 偶然听到有美国总统一词 , 于是幻想着此生说不定也能当上美国总统 , 而且乐观地认为可能性97%以上 。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对封推首推的畅销小说彻底失望之后 , 于是便试着搜一搜边缘化的小说 , 兴许能知道我这个年纪能看的 , 一定要有新意 , 脑洞要足够大 , 毕竟这么多年 , 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另外 , 还得有意思 , 太正经的如同念经一般显然难以吸引人 , 毕竟现在大伙上班都忙 , 下班了就想放松愉悦一下身心 , 对政府公文一样的文字自然不会感冒 。
别说还真找到了《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盘踞地球》 , 这本小说以一个不喜欢受约束的人的视角 , 展示出了一个绝对不一样的世界 。 沉下心来阅读发现 , 原来我们欣赏的女人的瓜子脸型 , 实际上它的真名叫做:水滴形;而我们常常念叨的女人和传言的“龙” , 本不属于地球 , 而是来自于另一个时空 。 这本书的观点也太新颖了吧 , 让我都喘不过气来 。
为了将时空故事讲好 , 小说的开篇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做了解释 , 透露出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众所周知 , 人类历史上伟大变革的标志是工业革命 , 但工业革命能发生起源于1600年之后的科学大发现 。 1687年牛顿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正式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 。

作者在深入分析这些定律之后 , 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这三条定律都提到了直线 , 如牛顿第一定律提到了“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 ,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三定律提到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 , 受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 作用力在一条直线上” 。 至于牛顿第二定律 , 就更不必说了 , 说的也是力和直线运动的关系式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公认的科学开局著作 , 标志着科学时代正式来临 , 而牛顿运动定律又作为整个《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入门章节 , 其科学基石的作用不言而喻 。 如此说来 , 人类迄今为止研究的科学 , 实际上是研究直线状态的科学 。
当然主观臆断不可取 , 科学讲究证据 。 小说作者通过对人类迄今为止的科学实践发现 , 果然:人类创造的诸多作品都跟直线有关:直的电线杆、高楼的边沿、桌面……结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炼出的牛顿定律的直线共性 , 以及牛顿对固体的偏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99%以上的内容都是针对固体 , 对于液体只有一个简单公式) , 小说作者对我们这个时空做了解读:

以固体为主宰地位的时空 , 之所以需要固体 , 因为固体够硬 , 能抵抗地球时空无处不存在的力的作用 , 最简单的就是重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