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烧10辆,新能源车起火事故频发,开电车到底安不安全?( 二 )



而新能源汽车由于动力结构的不同 , 厂家为了提高续航能力 , 都是采用叠加电池、增加能量密度来实现 , 当电池内部受到冲击 , 化学反应会接连发生 , 产生连锁反应 , 使电池内压及温度急剧上升 , 短时间内就可以将整台车化为灰烬 , 给驾乘人员留下逃生的时间非常短 , 所引发的火势也难以扑灭 , 进而带来更大的隐患 。 就像上面林志颖所面临的情况 , 如果不是路人及时搭救 , 后果难以想象 , 这也是大家对电动车自燃容忍度更低的一个原因 。
2.新能源车型大部分都是三年内准新车 。 燃油车自燃事件很少发生在新车上 , 一般都是老车由于年久失修导致 。 此时车子已经是到了风烛残年 , 烧了也就烧了 , 保险赔点钱给车主换新车皆大欢喜 。

但是新能源车不一样 , 目前的新能源产业基本都是在2015年兴起 , 真正大规模生产销售还是近三年的事情 。 从目前的产销数据来看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60万辆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30万辆 ,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 , 近两年半的累计销量达到了726.7万辆 。
截止2022年6月份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1001万辆 , 近两年半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占到了保有量的7成以上 。 也就是说 ,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车型 , 都是三年内的准新车 。

买回来没用多久给烧了 , 不仅令车主难以接受 , 更是打击更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 并且车龄这么短的新能源车 , 与车龄平均车龄长得多的燃油车 , 在自燃率方面还占据下风 , 更能说明问题 。
3.新能源车自燃无规律可循 。 一般的燃油车自燃 , 基本都是发生在行驶途中 , 但是新能源车自燃的方式百花齐放 。 数据显示 , 停车状态起火占25% , 充电状态起火占35% , 行驶状态起火占40% 。 这种毫无规律的起火状态 , 意味着新能源车基本都是一视同仁 , 在大部分使用场景下都有可能发生起火事故 。 这种防不胜防的突发情况 , 怎么能不会引起消费者的担忧呢?

所以 , 以上几点原因 , 才是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区别对待的关键 。 现在的很多网友 , 日后大概率也会成为新能源车车主 , 所以今天发生的事 , 日后也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发生在自己身上 , 更应该引起重视 。
关于新能源车自燃带来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自燃成为了一个普遍关注的事件 , 伴随着此类事件到来的影响也是牵一发动全身 , 包括整个上下游产业都将会有着更深的思考 。

1.对车企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 很多自燃事件其实和车企的品控脱不了干系 , 尤其是在停车和充电状态下的自燃事故 。 此类事故将会对充电技术、电池安全、热失控管理等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 只有从源头上掐断生产质量问题 , 才能进一步降低新能源车自燃率 。

2.新能源保险条例调整和保费上涨不可避免 。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涨 , 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就已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 , 并且伴随着自燃事件频发带来的高风险 , 保费上涨已经是不可避免 , 带来了更高的使用成本 。 也难怪消费者的会吐槽 , 充电省下的油钱 , 全都交给保险公司了 。

3.停车、充电等场所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 如果新能源自燃事件居高不下 , 那么配套场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防范自燃更是要做到位 , 消防设施、应急机制等应该进一步完善 , 尤其是在地下停车场等密闭场所 ,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 那么周边的车辆更是容易受到牵连 , 进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 这一点请参考苏州特斯拉钣喷中心事件 。
大咖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克服消极因素 , 保留积极因素 , 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 对于新能源车 , 我们也没有必要一昧的否定 , 从大局来看 , 新能源车型对于摆脱石油依赖、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 以及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 自燃事件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 需要技术、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配合来消除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