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幼崽都不会嚎啕大叫, 而人类幼崽会?( 二 )


没有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 人类是难以维持自身大脑的运转的 , 人类的大脑有1000多亿个神经元 , 这些神经元都是相互联结的 , 构成了一个网络 , 1000亿是什么概念呢?宇宙当中一个星系的恒星也不过是在1000亿个左右 。
人类的大脑 , 重量只占身体的3% , 而使用的能量却占据了人体能量总需求的20% 。 因为维持一个容量大、神经元数量多的大脑 , 非常的昂贵 , 所以 , 有很多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 , 是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的 , 一旦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 宁愿进化出发达的肌肉和强壮的四肢 , 也不愿意进化出聪明的大脑 。

人类则是恰恰相反 , 选择了进化大脑 , 以智力取得优势 。 在地球上 , 只有人类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 , 全部交给了大脑来处理 , 我们的味觉、嗅觉、视觉都是非常差的 , 我们从外界感知到的信息 , 最后都需要大脑来处理 , 人类喜欢在思考之后 , 再作出选择 , 对于地球上众多的生物来说 , 人类才是一个奇怪的生物 。
昆虫遇到外界的刺激 , 不会在经过思考之后 , 才选择离开 , 而是迅速逃跑 , 我们之所以拍不死昆虫 , 就是因为有些昆虫能够感知到空气的振动 , 一旦觉察到空气在振动 , 它们就会立刻逃跑 , 如果像人类一样由智慧作出决策 , 那么 , 它们就来不及逃跑了 , 昆虫早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 所以 , 维持一个聪明的大脑 , 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 人类的智力有优势 , 但是 , 嗅觉、味觉、视觉都无法与动物相比 , 人类的肌肉、四肢也不是很强壮 。 当然 , 付出的代价远不止这些 , 还有生育困难的问题 。

人类是群居动物 , 群居动物的幼崽只有引起群体成年个体的注意 , 才能在群体成年个体的帮助和呵护下更好的活下去 。 人类婴儿动不动就会哭 , 其实(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引起周围成年人——特别是其父母和近亲属的注意 , 以得到其父母和成年人更多的关爱 , 更多的关爱显然是有利于其生存的 。 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 不会哭的孩子更容易因为被父母和群体中的成年人忽略而夭折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