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蜻蜓,为什么科学家认为,它不像是地球生物( 二 )



蜻蜓的翅膀很宽大 , 质感看起来却异常单薄 , 遍布整只翅膀的纹理不仅增添了翅膀的美感 , 还给翅膀减降了飞行的能量消耗 。 纵横交错的纹理其实是经脉 , 由经脉分隔开的多边型小格筑起了翅膀的稳定性 , 支撑起蜻蜓高超且耐力极强地飞行 。
同时经脉就好比天然的保养设备 , 不仅增加了翅膀的脱水性 , 使其不会有过多的水分残留 , 还能让翅膀保持着光亮的清洁度 , 使其不会有太多的灰尘堆积增加翅膀的重量 。 翅膀的表面有着110亿个纳米级的柱状结构 , 这些结构具有抗菌的特性 , 蜻蜓在挥动翅膀的时候会将细菌全部抖落掉 , 可以说蜻蜓的翅膀是完美无缺的大自然演化产物 。

360度无死角的复眼
蜻蜓所拥有的复眼是整个昆虫界最多的 , 一只蜻蜓具备的复眼少则20000多则28000只 , 每一只复眼都直接与感光细胞和神经中枢连接 , 因此每一只眼睛就好比是一台独立的摄像机 , 每时每刻都在录制着影像 , 而每只眼睛所看到的画面单独成像直接传送到大脑 , 这样大脑就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并分析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
蜻蜓的脑袋可以灵活地来回扭动 , 这个动作让它们的视野更加辽阔 , 大大的圆眼睛加上来回扭动的脑袋让蜻蜓几乎可以做到306度无死角的全方位扫描 。

当看到移动的物体时 , 每一只复眼都会同步做出相对应的视角传送 , 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处理 , 结合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以及合成影像的时间 , 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让蜻蜓测算出物体的移动速度 。
蜻蜓的大脑不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拟定出最完美的捕猎策略 , 还可以计算出最省时的行进路线来减少捕猎时消耗的体能 , 有了这两个优越的特点 , 足够让蜻蜓在捕猎时提早预判了猎物的行进路线和猎物逃脱时逃跑的路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