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在曾太空听到神秘“敲门声”,13年后,专家终于找到答案( 二 )


令人奇怪的是 , 在后来的载人航天飞行当中 , 飞船中的宇航员也相继听到了这种“敲门声”的存在 。
这让专家不免有些疑惑 , 难不成真的是有外星生物在作祟?
直到2016年 , 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开展后 , 我国累积了充足的材料证明 , 专家们才真正揭开“敲门声”的真相 。

后续的任务中也有敲门声
“敲门声”的真相这种“敲门声”其实是飞船本身发出来的 。
太空是真空环境 , 本身的温度在270℃左右十分趋近于绝对零度 。
这里所谓的“太空温度”是指一个物体在太空当中 , 在没有光热和辐射的条件下达到的温度 , 太空本身没有温度 。
在太空当中 , 物体的温度来源一般是周围恒星所产生的光热和辐射 。
接受的辐射越多 , 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 没能接受辐射和光热的物体温度就趋近于绝对零度 。

太空温度
举个例子 , 月球与地球相隔太阳的距离其实相差不大 , 但月球表面的温差能够达到惊人的300多℃ , 白天月球的平均气温为107℃ , 夜晚的平均气温低到零下150摄氏度 。
相反地球的温差不大 , 并且能够保持合适的温度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 。
这是由于地球上有一层浓密的大气层 , 将太阳传来的大部分光热辐射阻绝在外 。
而月球并没有大气层的保护 , 依靠距离来吸收光热和辐射 , 所以昼夜温差如此之大 。

月球的温度
同样的道理 , 杨利伟搭乘的神州五号飞船在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情况下 , “裸露”在外太空当中 。
在飞船的正面接受了来自太阳的全部光热和辐射 , 正面的温度能够达到100多摄氏度 。
由于真空当中温度无法传递 , 再加上飞船建造的特殊材质有着阻绝温度的特性 , 没有晒到太阳的背面气温低到零下100多度 。
在飞船的内部 , 为了能够让宇航员正常生活 , 内部的温度要调整在17℃到25℃之间 。

神舟五号
就这样内外巨大的温差 , 正反面的巨大温差 , 导致飞船的外壳被挤压变形 。
杨利伟所听到的声音 , 也正是飞船被挤压变形而发出的“呼喊”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种略带沉重的声音听上去确实让人毛骨悚然 。
试想一下 , 一个人要是处于神秘的外太空当中 , 听到这种吓人的声音 , 只怕是会惊吓出一身的冷汗 。
杨利伟经受这种声音的折磨 , 仍旧能够顺利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 , 值得我们敬佩 。

令人敬佩的杨利伟
继往开来人类的第一步足迹从月球开始 , 当阿波罗号停留在月球之上 , 阿姆斯壮迈出那第一步的时候仿佛就是在向全宇宙宣告 , 人类探索宇宙的时代来临了 。
中国也许不是第一个冲出地球的国家 , 但对于地外星域的探索之心自古以来一脉相承 ,。
在苏联和美国竞争航天科技的时候 , 我们的科学家们悄然献身于航天事业 。
当中的一些人隐姓埋名了一辈子 , 因为他们知道祖国未来的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他们共同的力量 。

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
到1970年 ,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 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
当然 , 中国的航天科技不会止步于此 , 2021年中国一共发射了55颗人造卫星 , 发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
当初杨利伟首次执行载人航天工程任务 , 就是抱着莫大的决心去的 , 此前有载人航天失败的案例 , 他们无一例外全部尸骨无存 。

中国的航天事业持续发展
祖国航天工程的发展没有经验 , 伴随的危险系数很高 , 但正是因为没有经验 , 他才会去做 , 他知道祖国的发展总需要这么一个人来当先锋 , 这个人就是他!
在未来 , 我国的航天科技会有更大的发展 , 不仅是科技的进步 , 更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星空之上的渴望 。

杨利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人物 , 在用自己的生命开拓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