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 过了半个世纪依然在太空中飞着 。 反观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 虽然比东方红一号早发射了13年 , 却只在太空飘了3个月就坠入大气层 。
1970年4月24日 , 东方红一号顺利进入预定运行轨道 , 开创了我国航天史的新纪元 。 我国成为了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 , 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发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
当那首《东方红》从太空传回地球时 , 全国的民众都沸腾了 ,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也感到震惊 , 因为他们完全不相信我国能够自己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
我们不光做到了 , 甚至比预期做得还要好 。 要知道 , 东方红一号最初的设计寿命为20天 , 实际上在28天后 , 电池组的电量耗尽 , 它才停止工作 。
按理来说 , 电量耗尽的东方红一号 , 它的使命已经完成 , 理应坠入大气层 , 然而50多年过去了 , 它依然在轨道飞行 , 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 , 让我们一同探讨下这个问题 。
我们先了解下 , 退役人造卫星应该如何处理人造卫星在完成任务 , 或者寿命到期后 , 就变成了没用的太空垃圾 。 根据数据统计 , 自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到现在 , 人类已经执行超过了4000多次的发射任务 , 有4500吨太空垃圾留在了轨道上 。
轨道上的天空垃圾越多 , 对其它在轨飞行的人造卫星造成的威胁越大 , 为了保证轨道资源不被太空垃圾占据 , 对那些完成工作任务或退役的人造卫星 , 通常会采用两种处理方法 。
第一种方法:将退役的人造卫星推入“轨道坟场”
在1997年 , 国际太空废物协调委员会为了保证同步轨道环境清洁 , 他们指定 , 人造卫星在退役后 , 应该被推进到距离卫星同步轨道300公里以外更高的轨道 。
具体做法是 , 当卫星退役或者工作失效后 , 地面控制人员就会远程启动卫星上的发动机 , 改变人造卫星的姿态 , 将卫星推入更高的“轨道坟场” 。
“轨道坟场”的高度足够高 , 这里的卫星也足够稀疏 , 保证了不会对在运行中的同步卫星造成影响 。 例如2006年 , 俄罗斯的一枚通讯卫星 , 被太空垃圾击中后无法正常工作 , 就被地面控制站送进了“轨道坟场” 。
第二种方法:人造卫星坠入大气层分解并燃烧殆尽
与地球同步轨道上寿命到期的航天器不同 , 近地轨道的失效航天器 , 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火葬” 。
这里的“火葬”并不是给卫星点上一把火 , 而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 , 人造卫星脱落原来的运行轨道 , 逐渐向地球靠拢 , 卫星会与地球上的大气层剧烈摩擦 , 产生足够高的温度 , 从而被烧蚀殆尽 。
如果卫星的体积太大 , 在大气层内不能完全燃尽 , 一些碎片难免会对地面的建筑或人群造成破坏 。 因此 , 卫星或航天器在坠入大气层时 , 通常会选择人烟稀少的荒漠或海洋 , 尽量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 。
例如南太平洋的“尼莫点” , 距离最近的陆地有2688公里 , 很少有人乘船经过这里 , “尼莫点”成为了废弃航天器理想的坠落点 。
我国的天宫一号 , 在结束了六年多的飞行任务后 , 于2018年4月份坠入大气层 , 在大气层分解燃烧后 , 剩余的残骸坠入“尼莫点” 。
为什么东方红一号至今没有坠入大气层呢在我看来 , 东方红一号在天空中飞行了50多年 , 至今没有坠入大气层 , 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
第一、东方红一号飞行轨道高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重超过173公斤 , 这是什么概念?在咱们之前发射卫星的苏、美、法、日这四个国家 , 它们的首颗卫星全加起来还没一颗东方红一号重 。
为了能把这么重的卫星送上太空 , 当时我们选择了载重能力较强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 可以这么说 , 那次任务不仅是简单用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 它的载荷还实现了技术水平较高的操作 。
推荐阅读
- 翟志刚揭秘,太空出差落下病根!每天睡觉都难受
- 1974年“鸡冠龙”被当成蟒蛇打死,专家:失去解开千古之谜的机会
- 233亿公里之外的最远飞船,最后传回一张照片,令所有人深思
- 地球重约60万亿亿吨,为啥能飘在太空?翟志刚:真怕地球飘走了
- 用于微/纳米尺度三维制造的双光子光刻: 综述(1)
- 太空中用的核电池,为何不用充电也能续航百年?究竟什么原理?
- 关于太空的 9 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 外星人到底在哪里?或许高等外星生命遇到了演化瓶颈!
- 韦伯望远镜遭微流星撞击 损坏程度比想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