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陷入全球新冠大流行以来 , 我们可能更清楚地意识到 , 自己被微小的水滴包围着 。 在潮湿的空气中 , 或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 , 这些微液滴可以携带各种微小颗粒 , 从污染到流感等病毒 。
早在 2019 年 , 这些环境水微粒的基本化学性质就给我们带来过一个惊喜:研究人员发现 , 普通的、原本良性的水滴 , 会以某种方式自发形成少量但数量可观的过氧化氢(H2O2) 。
没错!就是我们用来漂白头发或给伤口消毒的弱酸性物质:过氧化氢 。
现在 , 一组研究人员发现 , 如果这种自发反应发生在接触固体表面时 , 它可能在流感的季节性中发挥作用 。
斯坦福大学化学家理查德·查尔(Richard Zare)参与了上述两项发现 , 他说:“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 我们自以为对它非常了解 , 但实际情况却让我们感到惭愧 。 ”
在体积上 , 水是相当稳定的 , 但相比之下 , 把它分成微小的液滴似乎会彻底改变它的行为 。
当物体缩小时 , 它们的相对体积比表面积减小得更快 。 这意味着一个微小的水滴暴露在周围环境中的分子比例要比玻璃杯、桶或湖里的分子比例大得多 。
来自江汉大学的化学家陈伯雷和他的同事证实 , 正是在这个暴露的表面上 , 过氧化氢自主形成了 。
利用一种在过氧化氢(H2O2)存在时会发光的染料 , 研究小组绘制了它在接触玻璃表面的液滴中发生的情况 , 发现它最集中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界面处 。 研究人员证明 , 当液滴接触到包括土壤或悬浮在空气中的细粉尘在内的其他9种固体时 , 也会产生H2O2 。
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 , 他们还表明 , 这是自然发生的 , 只是当水从空气中凝结到寒冷的表面时 。 过氧化氢(H2O2)含量会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
化学家理查德·查尔解释说:“接触带电产生过氧化氢 , 似乎是水—固界面上的普遍现象 。 ”
为了弄清楚这些液滴从哪里偷走了多余的氧原子 , 研究人员用重氧同位素“18O”处理了玻璃表面 。 果然 , 液滴通过吸收玻璃表面的 18O 原子形成了过氧化氢 , 证实了附着在表面材料上的氢和氧的可激发元素“羟基自由基”是过氧化氢的来源 。
随着酸的形成 , 研究团队还可以随着染料的发光增加 , 及时测量从固体流向地面的电流 。
这证实了之前的研究结果 , 即电子交换发生在一个被称为“接触带电”的过程中 , 产生羟基自由基 。
研究小组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 , 这当然不排除某些原材料可能由环境中的其他来源提供 , 例如臭氧 (O3) 。 但它确实证实了 , 仅需要水滴和固体表面即可 。
化学家理查德·查尔说:“接触带电提供了一种化学基础 , 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季节性 。 ”
随着夏季温暖空气中的水分增加 , 携带少量过氧化氢 , 这可能是循环病原体需要处理的又一个障碍 。 相反 , 寒冷、干燥的冬季空气可能会给病毒一个小小的优势 , 让它们从一个打喷嚏的鼻子跳到另一个打喷嚏的鼻子 。
【科学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水可以自发地形成过氧化氢?】如果朋友们喜欢 , 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推荐阅读
- 人类真是实验对象?“宇宙墙”被发现,研究者却感到惶恐
- 在最小的尺度上解开引力和弦理论秘密,两个科学团队开始工作
- 至少存在了800万年,前苏联金星探测器显示,金星上有城市?
- 如果把π算到终点,会发生什么?可能会揭开宇宙终极谜团
- 假如宇宙中有发展了10亿年高级文明,他们会恐怖到什么程度?
- 这是一种“假智慧”,你会认真看吗?
- 科学家发现地质变化使铁在地质中得以富集,但科学家却没有如愿
- 空间科学将不再只是梦想
- 南北极冰川每年融化2891亿吨,科学家实地勘测,北极可以穿短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