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笔记:“外星人遗址”被淹没了


行走笔记:“外星人遗址”被淹没了


文章图片


行走笔记:“外星人遗址”被淹没了


文章图片



“外星人遗址”的位置
2021年 , 为了了解青海的人文、历史、地理 , 我拜读了唐荣尧先生的《青海之书》 , 唐荣尧先生在书中对青海的历史文化做了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述 。 看完这本书 , 我才知道原来德令哈还有一个“外星人遗址” 。
说实话 , 我对“外星人遗址”是持怀疑态度的 , 毕竟关于外星人的活动至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 正因为有怀疑 , 所以才想去现场看看 , 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
由于这次旅程比较匆忙 , 本来没准备去“外星人遗址”参观 , 但是今天从格尔木返回西宁 , 路过德令哈 , 在高速公路上不经意间看到了“外星人遗址”的指示牌 , 就想着既然不期而遇 , 那就去看看 。
从地图上看 , “外星人遗址”位于托素湖东岸 , 沿着路边的指示牌 , 下了高速公路不久就到了青海可鲁克·托素湖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是两个由巴音河相连的湖 , 虽然之间由河水相连 , 但两个湖的咸度泾渭分明 , 可鲁克湖是淡水湖 , 托素湖是咸水湖) , 我们被门口的停车杆拦住了 , 就下车咨询门口的工作人员 。

青海可鲁克·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 远处的水面就是可鲁克湖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得知 , 从保护区大门进去再走30公里就到了“外星人遗址” , 但那里现在被划入了可鲁克·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 不能进去参观了 , 而且即便进去后也看不到什么了 , 因为“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畔 , 近年 , 可鲁克湖的水涌进了托素湖 , 托素湖的水位上涨了9米 , 将“外星人遗址”淹没了 。
我们不死心 , 就问工作人员 , 冬天湖水水位下降后能不能看到“外星人遗址”?工作人员说也不行 , 到时候遗址就被冰封了 。
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 , 他以前见过所谓的“外星人遗址” , 就是几根2000多年前的钢管 , 现在钢管已经被取走做研究了 , 遗址上是新放的几根现代的钢管 , 即便没有被湖水淹没 , 去了也没什么看的 。
在我们和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 , 陆续来了两辆车 , 都是来参观“外星人遗址”的 。 我们问工作人员来参观“外星人遗址”的游客多吗?他说每天都有好几百辆车 , 他们每天光是劝返游客都累得不行 。
由于什么也没见到 , 我们对“外星人遗址”也无从描述 。
不过唐荣尧先生在《青海之书》中对“外星人遗址”的来源和可能的成因做了描述 ,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 大概内容如下:
在托素湖的东北角有一座巴音诺瓦山 , 山下有一个神秘的山洞 , 山洞的最里面有一些从山洞岩壁中穿出来的铁质管状物 , 管子和岩石嵌合得天衣无缝 , 并且不见头尾 。 这些管状物不仅形状奇特 , 种类也很多 , 似乎都是刻意加工而成的 。 无论粗细长短 , 这些管状物都呈现出铁锈般的红褐色 。 青海省著名作家白渔偶然间发现了这些奇怪的管子 , 就把它送到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 , 结果样品中除了常见的金属元素外 , 还有8%无法化验出的元素 , 白渔就猜测这些无法化验的元素可能是外星人带来的宇宙材料 , 并在他的著作中将这个山洞称为“外星人洞” 。 2001年 , 托素湖铁质管状物临时科学考察队对这些管状物的样品分析后认为不可能是外星带来的 , 而是人为加工的 , 但测年结果表明 , 这些管状物是距今十四五万年前的产物 , 这一时间远远超过了柴达木盆地人类活动的时间 。
关于这个遗址的成因 , 唐荣尧先生还引用了一个地质方面的解释:
在数百万年前 , 现在的柴达木盆地比较湿润 , 遍布树木 , 后来因为地质作用 , 青藏高原隆起 , 托素湖一带沉降 , 大树被土壤和砾石深埋 。 地质作用使得地下的树木脱水 , 管状物周围的三价铁变为了二价铁 , 逐渐向疏松的木质结果运移 , 之后 , 疏松的木质逐渐腐烂 , 铁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 吸附在不易腐烂的树皮上 , 就形成了这些铁质管状物 。
我们对地质作用怎么形成这种管状物比较好奇 , 但由于没有看到原物 , 而且 , 如果是地质作用形成的 , 那就应该不止这一处 , 而是大范围的 , 应该在周边发现同样的东西 。 如果只此一处 , 那它的形成原因还待进一步的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