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以前想要漂洋过海来看你 , 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 , 今天加拿大科学家与微软进行合作 , 通过科技实现了人与人的“全息传送” , 就算是两个人相隔万里 , 也可以瞬间进行面对面聊天 。
顶级黑科技“全息传送”
“全息传送”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 , 它
只要你有3D设备你就可以进行双向的全息聊天 , 例如加拿大科学实验室就实现了美国阿拉巴马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互通 , 两个地方进行“全息传送” , 不光可以进行聊天 , 还可以进行握手等简单的互动(目前“全息传送”还无法实现触觉体验) , 但视觉上你会感觉对面就是真人 。
“全息传送”从技术角度来看已经很成熟 , 下一步“全息传送”就是让大家感受到触觉体验 , 例如这次实验中采用的是微软混合现实眼镜Hololens , 之所以叫混合现实眼镜 , 未来的混合现实其实就可以让你拥有触碰到感觉 。
“全息传送”的应用场景
【“空间传送”成为现实!科学家实现全息技术,远隔千里也能面对面】其实用“全息传送”技术聊天只是最基本的功能 , 未来的“全息传送”有很多应用场景 , 想象力最大的应该是在医疗领域 , “全息”就代表了100%还原场景(无论是人还是物体) , 那么这就为远程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试想医疗专家能够通过“全息传送”进行远程诊断 , 不光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的情况 , 全息影像也会为医疗专家提供最真实的数据 。
只要是受到距离和时间限制的场景都非常适合“全息传送” , 例如地球空间站上 , 要知道空间站都会做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 , 这些实验一般都是由宇航员完成 , 但宇航员毕竟不是科学家 , 通过“全息传送”科学家就可以亲自进行生物、农业、化学等多学科实验 , 真正做到了术业有专攻 , 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 。
“全息传送”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全息传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息3D图像 , 最终实现“全息传送”的效果 , 但是想要维持一个稳定的“全息传送”是非常困难 , 因为这里面有许多技术难题 , 例如说采集全息图需要高精度、大算力 , 为了还原最真实的你 , 就需要大量采集人物的面部特征 。
需要调动的算力和数据都是天文数字 , 这就需要云计算的帮助 , 另外还原最真实的全息影像 , 你还需要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 , 这里可以是混合现实眼镜 , 也可以是高精度裸眼3D , 其中要用到高精度传感器、景深传感器等一系列设备 。
谷歌也在进行“全息传送”的研发工作 , 不同于微软的混合现实眼镜 , 谷歌主打裸眼3D , 那么为了营造一个真实感 , 你还需要一个光场显示器 , 让你的眼镜误以为对面是真实存在的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找到“超文明”的证据,难道地球真经历了五次文明?
- 如果一个人正在做梦时,突然死亡,他会不会一直在梦里?
- 神经回路为什么神秘?
- 太空漂浮十几年,国际空间站的氧气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耗不尽呢
- 体验周杰伦&地平线8号地球狂想行李箱,小巧轻便,坚韧耐磨
- 日就月将-科普-天文篇-太阳
- 科学家把水变多后,水又能成为鱼和鱼食的主要来源吗
- 生存与繁衍是如何考虑的?
- 我国可燃冰储量世界第一,为何不大力开采?不是不想,而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