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省会郑州,发展非常快,为何没有升为副省级城市?
作为一名郑州人,实话实说:郑州只是这几年快速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准一线城市的头衔挂上,GDP今年将突破万亿大关!新一线城市将更有说服力,其实早3到5年前标准3线城市,拿什么去当副省级?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发展起步晚,建国后还一直是郑县,随着省会从开封签到郑州才开始缓慢发展!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转移,郑州得天独厚的国家中心优势展现出来,铁路、公路、高铁、航空集一体的国家枢纽!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1994年授予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以来,20多年里没有再继续授予其他城市这种地位 。想必郑州以后也不太可能被授予副省级城市的头衔 。
至于为什么在当时郑州没有和其他城市一起被授予这个头衔,其原因又是何在?

文章插图
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5个计划单列市,包括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和大连,这五个城市都是沿海开放城市,郑州与沿海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根本谈不上计划单列市的机会 。
接着,东北地区在1994年时,经济实力相当雄厚,占国内经济总量的12%,犹如今天的珠三角地区 。哈尔滨、长春和沈阳被同时授予副省级也不是意外,经济挂帅,成绩就摆在那里 。
长三角的浙江省会杭州和江苏省会南京,还有广东省会广州,这三个城市应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郑州与他们差距太远 。当然,还有经济强省之一的山东,对比青岛和宁波都是计划单列市,不给济南岂不要打脸 。就好比现在的福州 。
余下的也就只剩下只有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包括武汉、成都和西安,还有一个就是后来晋升为直辖市的重庆 。
从GDP经济总量来比较,在1994年,河南排在第6,其身后分别为河北、四川、湖北、湖南 。陕西排到了第20位 。
但在当时的郑州GDP也不强,或许是被洛阳、南阳、开封等地瓜分了 。可成都却排在第9,武汉也是第13位 。这两个城市都比郑州强不少 。
也就是在同等条件下,武汉和成都比郑州更要优势,成为副省级也还过得去 。可唯独西安这个城市,无论从全省经济实力,还是从城市实力比较都不如郑州 。
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战略地位不明显,远不如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重要,甚至也不可能跟长江中游的武汉比较 。否则,多一个郑州又何妨?更何况在当时的实力还是不错的 。
可到了今天,对于独一无二的中原城市圈核心城市的郑州来说,一个副省级头衔起不了太多作用 。远没有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等来的实惠 。未来也会越来越好,还会有更多的头衔加冠在身上来,区域的重要性也会更佳显现出来 。
其他网友观点副省级城市一共15个,由10座省会城市广州、南京、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杭州、济南、哈尔滨、长春以及5座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所组成 。

文章插图
副省级城市名单最后一次发布于9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郑州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南昌、太原,实力比较平庸,自然不可能成为副省级 。
尤其副省级省会在80年代几乎就有了定论,90年代虽然新增了一批副省级,但却不是省会,而是定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计划单列市 。
现在郑州崛起速度很快,已经跻身新一线,与南京、武汉等一众副省级城市同框,并于去年荣升国家中心城市,但毕竟“新一线”与“国家中心城市”都只是城市定位,并非行政级别,所以副省级一直都是郑州想得到的 。
所以眼下来说,郑州需要做的是尽快将综合实力与其他副省级省会缩小差距,毕竟那些省会都是在建国前就已经名声鹤立的大城市,其中很多在建国初期甚至是直辖市,科教文卫都是以当时一流水平建设,底子厚、硬件实力强,而郑州当省会之前还只是个县城,那么想通过经济的迅速发展来弥补综合实力的不足,尚且需要时间,如果能够在这个时间里争取继续提升城市地位,下一批次的副省级名单或许会有郑州的身影 。就目前而言,郑州唯一的竞争者大概只有长沙 。
【河南的省会郑州,发展非常快,为何没有升为副省级城市?】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大家觉得十年后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会降价吗?
- 山东省GDP第三的城市与江苏省第三的城市有哪些差距?你怎么看?
- 三年内,青岛开发区能见到5万一平米的房子吗?
- 哪些城市给你的印象是高物价低工资?
- 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到底是哪个城市?
- 无花果的品种波姬红耐寒吗
- 柑橘幼树施肥的时间掌握
- 阳光玫瑰葡萄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
- 未来五年,中国的一线城市会增加吗?
- 洛阳的GDP与昆山相比如何?五年内超过扬州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