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在陕南,还有如此之美的梯田,不知道是人间的天堂还是天上的人间( 二 )



移民生态博物馆原先我以为这个地方很大 , 因为导航一直都有 , 结果沿着汉漩路一直绕上去后 , 导航说到达了 , 我左瞅右瞅 , 才在路边看到一个小小的庭院 , 简直用废弃的院子 。 院子里根本没有人 , 幸好门还开着 。


这个移民博物馆虽然不大 , 但是内容很详实 , 我看来之后才对整个凤堰梯田景区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
博物馆把几个重要的景点一一介绍 , 而且对这里的民俗文化和特色饮食都有说明 。 我们后面的行程基本都是沿着几个重要景点走的 。


我很奇怪:这里建一个博物馆很有必要 , 但是为什么搞得那么简陋 。 给人感觉是一个私人搞的 , 这样的景区最起码有一个上档次的博物馆 。
而且这里的特色饮食介绍的也不少 。


游客服务中心我们从漩涡镇过来的时候没有停留 , 要赶到博物馆下班先参观 , 所以从移民博物馆倒着往漩涡镇方向走 。
所以看到黄龙庙景区就没有进 , 其实我上面的沿着我上面的草图可以走一个环线的 。

游客服务中心本来就是一个观景平台 , 视野开阔 , 这里是有商业露营区 , 如果带着帐篷 , 这里扎营是个不错的选择 。


这里有小电瓶车在各个景点往来 , 但是旅游淡季就不开了 。
服务中心建设的和移民博物馆形成鲜明的对比 , 高大尚 , 但是却没有什么实在的景区介绍 。 倒像是农产品介绍 , 搞得很商业化 。

冯家堡子冯家堡子就在游客中心下面的沟里 , 徒步可以 , 沿汉漩路开车几分钟也可以到 。

这是一个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小城堡 , 是清代冯氏家族修建居住兼防御性的设施 , 堡子平面近正方形 , 原由城墙和住所两部分组成 , 城堡设四个门 , 堡内房屋近百余间 。 堡子内建筑沿东西轴线依次展开 , 主体建筑面阔五间 , 土木结构 , 梁搭墙及抬梁穿斗构架 , 悬山顶 , 合瓦覆顶 。


票价10元 , 我真是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个这么大这么完整的一个城堡 , 我先上城楼 , 看看城堡的整体结构 。
这个城堡选址非常讲究 , 在风水上下了大功夫 。 里面建筑基本沿着中线对称建设 。


设施完整 , 一切自给自足 , 磨坊酒坊豆腐坊 , 账房客房族长房 , 都分得清清楚楚 , 完全展示了冯家先祖的富足和生活习惯 。


在设计城堡的时候 , 安全也是第一要考虑的 , 除了高大的城墙 , 在城堡里还有几个暗洞通向外面 , 我在暗洞旁边想:不知道这个城堡历史上有没有被攻陷过 。 反正资料上也没有说 。


从城堡里转出来 , 沿着外面高大的城墙走走看 , 前边的小溪淙淙 , 修竹潇潇 , 再往旁边 , 就是一层层从明清开着垒砌的梯田 。


这里的人从高山上的旱作区的包谷到半山下的水作区的稻谷分得很细 , 而且经常开到一块块的池塘荷花 , 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 。
所以说人和自然如何相处一直是中国人最大的智慧 , 只要有一块田地 , 一把锄头 , 中国人就能开辟一个天地 。

吴家花屋从冯家堡子导航吴家花屋 , 途径太平寨 , 有些地图上标记的是太白寨 , 是因为太平寨就在太白山上 。 没错这里有个太白山 , 在沟道中孤零零地突兀而起 。
我们在太平寨下休息 , 眼睛就看着太白寨上的房子 , 中午太热了 , 都懒得上去了 。


我把景区资料抄抄 , 大家看看:
位于汉阴县漩涡镇堰坪村北的山顶之上、依山势而建 , 北为悬崖 , 崖下为龙王沟 , 东为寨子垭 , 西、南为陡坡 。 寨址呈不规则的圆形 , 内部地势平缓 , 南门高2.2米 , 宽1.5米 , 门洞坍塌 , 门框及两侧石柱刻有\"太平堡\"和\"大清嘉庆五年岁次庚申\"等字样 。 寨址中心立有圆首石碑一通 , 首宽于身 , 额题\"太平堡\" , 同治元年款 , 记重修太平堡事宜 。 对研究清代中后期白莲教及太平天国起义在当地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


吴家花屋距离太平寨不远 , 一路都是稻田 , 看得人心情一下子就好起来 。
很快就到吴家花屋 , 门票20元 。 花屋位于茨沟村 , 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 , 该民居坐东向西 , 呈对称两进式院落 , 叠瓦压脊 , 合瓦覆顶 , 前后檐均有勾头滴水 , 正房为梁搭墙结构 , 11架檩 。 厅房为抬梁式梁架结构 , 厅房和厢房有木板回廊 。 整座建筑除正房外均为青砖砌墙 , 正房为土坯墙 。 对研究汉阴地区建筑选址、风格、雕刻艺术都有一定的参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