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为什么古人知道月球很冷?( 二 )


他的“窦氏潮汐表”中说道:“月与海相推 , 海与月相期” , 充分指出了可以通过月亮的变化来测算出潮汐的规律 , 这份研究成果可以说是举世瞩目的 。

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的帮助下 , 古人能算到这一点一定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 , 不过也总算没有白费 。 前人的研究成果到了北宋后又有了大的发展 。
北宋科学家燕肃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款专门推算潮汐的机器“新型水钟莲花漏” , 使得观看潮汐不再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 , 对于许多目不识丁的渔民来说 , 这个仪器更加明了 。
从唐代开始 , 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便商贾云集 , 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在海上的贸易往来也增多 。

潮汐的推算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 至少再也不用靠祈祷去避免潮汐 , 而是可以应用更为科学的手法去推算 , 避免了人和财物的损伤 。
古人对月球的“神预测”翻阅古籍 , 有关于月亮的故事还有很多 , 其中《酉阳杂俎》里有一则故事引人深思 , 而且他对月球的形态和表征都做了“神预测” , 与当今科技监测结果相当吻合 。
这是一个有关于月球人穿越到地球的故事 , 唐朝时期有两位年轻人去嵩山游玩 , 结果流连忘返耽误了下山的时辰 , 当天逐渐暗下来之后 , 两人便在森林里迷了路 。

突然他们遇到了一个身穿白衣的人正在森林里睡觉 , 于是便上前询问下山的道路 。 但那个白衣人并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 , 而是自顾自地跟两人讲起了月球上的事 。
他说月球是由七宝石合成的 , 但它不是一个光盘 , 而是球体 。 还说月亮并不会自己发光 , 是因为太阳光的照射才有光泽 , 而我们看到的地方只是月球凸起的部分 。
白衣人还说月球是人造的 , 上面有八万两千人在维护和修理 , 而自己就其中一个 。 说完还跟两个年轻人展示了他的斧头和凿子 , 而且还赠送了从月球上带下来的粮食给他们 , 说吃了会长生不老 。

这个故事不长 , 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用的信息 。 比如月球是七宝石合成的 , 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采集回来月球的标本 , 经过监测发现里面所含的物质刚好是氧、硅、镁等七种元素 。
还有就是白衣人指出的月球表明凹凸不平 , 是通过太阳的反射来发光的说法在科学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 。 其实伽利略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之后就看到了月球的地表是起伏不平的 。
还有八万人在修整月球的事 , 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 从如今的发现可以看到 , 月球上曾发现巨型飞船的残骸、月球是空心的 , 而且还有不少人工开凿的痕迹等 。

现代人通过登月后才逐渐明确的事实 , 为什么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唐朝人写进了杂记里面?莫非这件事并不是虚构的 , 真的有过外星文明抵达地球告知古人这件事?
【古人把月球叫做广寒宫,为什么古人知道月球很冷?】因为这样的巧合实在不多见 , 就算是想象古人也只停留在神话故事中 , 像这样的“神预测”古往今来只此一例 , 宇宙的浩瀚还要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 , 古人的智慧亦如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