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二 )



玉泉观现存58块重要的碑石 。 其中 , 五块元代碑石 , 九块明代碑石 , 其余均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碑石 。 在众多的碑石中 , 以元代的四面道流碑最为珍贵 , 并且为它专门修建了高大的碑亭 , 取名为“选胜亭” 。
四面道流碑的四面分别镌刻着《元世祖皇帝褒封制词》《全真祖宗之图》《全真道演变过程》《祖师五篇秘语》 。 落款时间不同 , 内容均与道教全真道有关 , 不仅史料价值极为珍贵 , 而且是玉泉观保存最完整的碑石之一 。


在西侧的山坡上 , 有一处“玉泉仙洞” , 其实就是几座不大的窑洞 。 相传 , 此地是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 , 乃著名的“秦州八景”之一 。 每年旧历的正月初九 , 这里都会举行热闹的庙会 , 当地人称为“朝观” 。

乾封元年(666)和弘道元年(683) , 唐高宗李治先后两次诏示全国各州建立道观 , 玉泉观大约始建于这个时期 。 中晚唐时 , 玉泉观称“北山观” , 吕洞宾云游至此 , 曾经写下《秦州北山观留诗》 。 北宋末年 , 这里为宋金争夺之地 , 寺庙和道观毁坏严重 。
元代初期 , 全真道士丘处机的弟子梁志通云游到天水 , 在天靖山下 , 修建起道观 , 规模逐渐扩大 。 至元丁丑年(1293) , 梁志通作诗竖碑 , 羽死后埋葬于观内 。 明清两朝 , 多次重建 , 形成拥有80余座建筑的宏大道教建筑群 。
清代末年以后 , 玉泉观先后成为兵营和校舍 , 古建筑逐渐被破坏 , 随后经过战乱、地震、自然倒塌、人为破坏而损毁过半 。 1981年7月开始 , 当地政府筹集资金 , 组织起人力和物力 , 对玉泉观进行全面修复 。 三十多年过去了 , 玉泉观重获新生 , 被誉为“陇东南第一名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