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南京|天水玉泉观:山寺北郊 名山玉泉

文章图片


天水城北的天靖山脚下 , 曾经有一眼清甜的泉水 。 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在此修建道观 , 吟诵“山寺北郊 , 名山玉泉”之句 , 这里因而得名“玉泉观” 。 可惜 , 文化大革命之中 , 这眼玉泉被填埋——

2018年4月5日 , 游览过伏羲庙、南宅子、孔庙和后街清真寺以后 , 即将离开天水市区之际 , 我们来到了玉泉观景区 。 这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 成为我到达的第7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玉泉观俗称城“北寺” , 建筑紧依城垣 , 顺着山势升高 , 随着山沟、崖壁、台地分布 , 北迤青山 , 南俯州城 , 乃天水地区的道教胜地 。

走进山门 , 迎面是一座灵官殿 , 重修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 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 。 殿内供奉的王灵官 , 乃道教的最高护法天神 , 他是五百灵官之首 , 能镇妖降魔 。

拐向右侧 , 一座很有特色的廊桥 , 横架在一条山沟之上 , 它的名字叫“遇仙桥” 。 桥头两端不仅有八字形的影壁 , 而且桥面两侧还有一人多高的围栏 , 中间的梁上悬挂着各类匾额 , 包括“陆海虚舟”“山不在高”“仙路飞桥”等 , 令人目不暇接 。


穿过遇仙桥 , 抬头看前方 , 一座牌坊上 , 悬挂着“天门”二字 。 拾阶而上 , 经过此门 , 才算真正进入玉泉观 , 瞬间感觉自己置身于山林之中 。 眼前又出现一座雕花门楼 , 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大牌匾 , 上方赫然写着“两河胜境”四个大字 , 表达天水位于耤河与渭河之间的优越地势 。


在台阶的尽头 , 出现一座更加宏大的牌坊 , 中间的门上悬挂着“人间天上”四个大字 。 但是 , 下方的门却一直紧闭着 , 只能从两侧的偏门进出 。 穿过这一扇门 , 就进入了玉泉院的核心区域 , 仿佛走进神仙居住之地 , 周围瞬间变得庄严肃穆 。

这里的建筑依山而建 , 集中于上下两座平台之上 , 分别以玉皇阁和三清殿为中心 , 周围环绕着众多的小庙和其他建筑 。 站在对面 , 远远望来 , 气势恢宏——

玉皇阁与玉皇殿前后相连 , 好像一座复杂的建筑整体 , 这里的建筑始建于元代 , 明清两朝进行多次维修 , 保存大量明代建筑的风貌 。 南侧的玉皇阁为祭拜的场所 , 北侧的玉皇殿内摆放着玉皇大帝的塑像 , 殿前悬挂的“总执天道”匾额 。 相传 , 玉皇大帝为三才主宰 , 总执天道 , 掌天地人之均轴 。

三清殿位于高高的台基之上 , 乃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巨大殿堂 , 主要供奉着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玉清太上君 , 故名“三清殿” 。 这里不仅是中轴线的尽头 , 也是整个玉泉观最高的地方 , 飞檐翘角 , 雕梁绘柱 , 宏伟壮观 。 可惜 , 原本的三清殿已经被毁 , 此殿是近年重新修建起来的 。

在玉皇殿和三清殿的两侧 , 还分布着钟楼、鼓楼、文昌殿、无量殿、斗姆殿、关帝庙、财神庙等建筑 , 分别供奉着道教不同的神仙 。 其中 , 斗姆殿供奉着斗姆元君 , “斗”指北斗众星 , “姆”为母亲之意 , 她是北斗众星之母 , 又被称为“北斗九皇大帝” 。

游览完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 , 从西侧的小路 , 缓慢下山途中 , 我又领略了玉泉院的古树、石碑和仙洞 。 其实 , 与这里的建筑相比 , 它们才是玉泉院最值得引以为豪之处——
目前 , 玉泉观内共有50余株古树 。 其中 , 一千年以上的有10余株 , 三百年以上的有23株 , 百年以上的有10余株 。 它们大多都生长在悬崖旁边 , 以侧柏、国槐、皂角树为主 , 乃天水市内古树密度最大的区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