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这个哈佛女孩的“鸡娃”骗局( 二 )



文章图片




《天才基本法》算是火了 , 网友们一提到天才的故事 , 就激动得热血沸腾 。


内卷时代 , 大家想当天才想红了眼 。 如果自己或自己的崽能和剧里的张子枫一样 , 数学不听课就能答148分 , 谁不得心跳加速到120 。


可是 , 考高分的天才就一定会有光明前程 , 早早走上人生巅峰 , 并获得无边的幸福么?
这让人回想起20年前 , 那个被全中国家长推崇的“天才少女”——哈佛女孩刘亦婷 。
如今此人已经年近四十 , 她的前半段人生 , 可谓成了中国天才故事的模版 , 可她后来的故事 , 却鲜少被报道…




刘亦婷 , 初代留学网红 。 她本是一个成都外国语学校1999届的普通女生 , 平时学习刻苦 , 成绩优异 , 却也并非优异到值得全国瞩目 。


受人提醒 , 她高考前申请了多所美国名校 , 并在1999年4月 , 陆续收到了四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 其中包括哈佛和哥伦比亚 。
还是全额奖学金 。
1999年 , 很多人还没有电脑的年代 , 一个小姑娘居然凭自己申请考上了全奖哈佛?!
天才啊!


举国震动 , 新华社发布通稿 , 大小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 《成都商报》给刘亦婷开了四个热线 , 一下午接的电话就有上千 。


图源:网络
那年头大家还写信 , 读者来信挤爆了商报的信箱 , 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新手妈妈询问“怎样对五个月大的儿子进行早期教育”;
大学生谦虚求教“怎样学英语”;
军校教育诚恳讨论当下文化和经济……
全国父母眼中燃系熊熊绿火 , 誓将“哈佛女孩”的培养秘诀搞到手 , 把自家孩子培养进哈佛 。


图源:网络
刘亦婷的母亲和继父大受鼓舞 , 决定将教子经验倾囊相授 , 造福全国的花朵 , 便火速写了一本家庭教育宝典:
《怎样鸡娃》 。
《哈佛女孩刘亦婷 素质培养纪实》 。
据说 , 这本书的销量比《哈利波特》还高 。


在书中 , 刘妈妈将教养女儿的全过程做了详述 , 并摆出了大小成果 。 方法精彩纷呈 , 效果尽如人意 。
总而言之一句话——令人不适 。

刘妈妈怀孕时 , 读了一本号称“功德无量”的教育类书籍:《早期教育与天才》 , 大受启发 。 刘亦婷一出生 , 就是奔着“天才”培养的 。
科学喂养是基础 , 母乳精确到毫升 , 遵照发育表添加辅食 。 她长大之后 , 每顿饭的油脂、蔬菜、蛋白质都很均衡 。


刘妈妈鼓励孩子多读书 , 亲近大自然 , 要成为眼界宽广 , 意志坚定的人 。
母亲和继父天天经常和她谈心 , 鼓励她和父母平等交流 。
但是面对一个聪明的小孩 , 父母的一切教育方式都可能难以推进 。 为了让女儿成为天才 , 做母亲的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 。
比如 , 对女儿灌输饮食科学的重要性 , 把食物分成果、蔬、蛋白质等大类 。


图源:网络
比如 , 一边和女儿一起看漫画书 , 表示遵照女儿的爱好 , 一边阴阳书中故事对白简单、格调不高 。


再比如 , 鼓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 与孩子一起嘲笑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和情歌中的风花雪月 。


还比如 , 长期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动态 , 鼓励孩子从小写日记 , 并分享给父母 。
为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 刘妈刘爸频出新招 。 很多80后和90后都体验过“捏冰”训练——手握一块冰 , 坚持十五分钟 。 这个“素质训练方法”就是刘亦婷的继父发明的 。


图源:网络
【戳破这个哈佛女孩的“鸡娃”骗局】

为了杜绝女儿早恋 , 父母严禁她穿花哨的衣服 , 发型务必干净利落 , 并要求她对班上每一个男同学“平等对待” , 保持距离感 。

当女儿无意中提到 , 班里有同学想玩“恋爱游戏”时 , 父母就对她说 , 恋爱游戏如果随意终止 , 会让对方心生怨恨 。 “轻者纠缠不休 , 重者杀人毁容” 。


图源:网络
他们还告诉女儿:“你曾在上学的庐山刚看到过几个蓬头垢面又扎花带朵的花疯子 , 那都是因为恋爱游戏的对方考上大学 , 自己考不上 , 结果失恋而疯的 。 ”
刘亦婷受教 , 惊恐万分 , 恍然大悟 。
十几年的家庭教育中 , 刘亦婷就是在这样的引导下长大的 。 她觉得很幸福 , 生活在一个平等的家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