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文章图片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文章图片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文章图片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文章图片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文章图片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文章图片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


黄龙位于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 因佛教名刹黄龙寺而得名 。 终年积雪的岷山主峰雪堡下 , 一条绵延千米的金色钙华体滚落而下 , 犹如一条金龙从茫茫原始森林中冲出 。 这就是“人间瑶池”黄龙 , 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钙华奇观之一 。

200万年前 , 地球造山运动使岷山山脉随着青藏高原迅速隆起 , 黄龙沟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典型的冰川U型河谷 。

黄龙古庙南侧的望乡台断裂带是重要的地下水通道 , 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通过深循环出露于此 , 成为黄龙钙华堆积的来源 。

这些水流通过黄龙沟凹凸不平的河床 , 流速变化不均匀 。 此外 , 由于树根和落叶局部堵塞 , 水中碳酸钙在温度、压力、水动力等因素影响下沉积 , 形成了独特的钙华崩塌、钙华滩流、钙华瀑布等露天钙华堆积地貌 。

黄龙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也与水生植物密切相关 , 科学家称之为“生物喀斯特作用” 。 其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光合作用 , 水生植物白天吸入水中的二氧化碳 , 产生氧气 , 沉淀钙华;另一种是呼吸作用 , 植物在夜间吸入水中的氧气 , 产生二氧化碳 , 溶解石灰华 。

根据实验 , 净光合作用只有在一定的低温(低于20℃)内才会达到最大值 。 黄龙沟的彩池、滩流、瀑布中经常可以看到形成于植物茎、枝、叶周围并附着在植物茎、枝、叶上的钙华 , 这是生物岩溶促进钙华沉积的典型例子 。

这种在高寒、高山环境中形成的大规模钙华堆积地貌 ,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 , 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

在相对高差400米的黄龙沟 , 长期的钙华沉积形成了一系列似玉林层叠的彩色池 。 巨大的水流沿着山谷溢出 , 涌入水池 , 层层下落 , 穿过森林 , 穿越堤防 。 滚滚滩涂最终汇入涪江源头 , 形成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 黄龙八彩池大小不一 , 形态各异 。

“洗花池群”是第一个入沟的池群 , 藏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密林中 。 数十个彩池参差不齐 , 排列有序 , 池水镶嵌在如镜如金、如银的钙华体上 , 色光闪烁 。

最高的“浴玉池群”由693个彩池组成 , 面积达21056平方米 , 是黄龙最大的彩池群 。 这里 , 彩池池岸低矮 , 池岸洁白 , 水平如镜 , 宛如一片片青色玉盘 。 池中的古树、古藤被石灰华塑造成艺术珍品 , 有的像鹰展翅 , 有的像老虎下山 , 有的像珊瑚 , 栩栩如生 。

在“争艳池群”的658个彩池中 , 池中的水呈现出四种不同的色彩 , 色彩斑斓 , 流光溢彩 , 也是彩池中的佼佼者 。

黄龙石灰华滩流长3500米 , 宽100米 。 浅浅的流水在滩面翻滚 , 形成别样的瀑布 , 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 晶莹剔透 。

【荷花|中国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奇特的钙华景观、“人间瑶池”——黄龙】黄龙瀑布虽然规模不大 , 但它或飞舞在石灰华坡上 , 或流淌在五彩斑斓的水池间 , 更显秀丽多姿 。 踏上沙滩 , 仿佛有种“千层之水脚下踏 , 万两黄金滚滚来”的感觉 , 让人惊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