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关于立秋分公母之忽悠


驳关于立秋分公母之忽悠


文章图片


文/原铁道兵报社 钮鲁生

不知在哪里看到一个帖子 , 说什么立秋分公母 , 单日、单月、白天立秋是公 , 双日、双月、晚上立秋是母 。 公立秋冷 , 母立秋热……可谓一派胡言乱语 。 是街头算命的借八卦、阴阳说 , 胡编乱造的一些东西 。
立秋是24节气之一 。 24节气是太阳历 , 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形成的角度划分的 。 不是根据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阴历推算的 。
24节气在太阳历中的位置(时间)是基本固定的 , 即“上半年六、二十一 , 下半年八、二十三 , 前后不差一两天 。 ”譬如 , 清明在4月5日或6日 , 夏至在6月21日或22日 , 立秋在8月7日或8日 , 冬至在12月22日或23日 , 前后不差一两天 。 而按阴历算 , 一闰月 , 差的就不是四五天 , 而是半个月、二十天 。 所以 , 不要拿阴历来说24节气 。

立秋这一天 , 是太阳与地球赤道的夹角为黄经135o 。 到135o时 , 可能在早上 , 也可能在晚上 , 早晚差不了多少时间 。 什么“早立秋冷飕飕 , 晚立秋热死牛” , 那是人的感觉或推测 。 因为冷和热的概率都是50% , 所以你不能说他说的不对 。 50%的概率是没有对错的 。
地球围着太阳转是椭圆形的 , 冬天离太阳近 , 夏天离太阳远 , 是个偏心的椭圆 。 地球的赤道与太阳光射向地球的角度只有在春分(黄经0 o) , 和秋分(黄经180 o)这两天是垂直的 , 其他时间在南北半球形成夹角 。 由于太阳光线的直射和偏射 , 形成了南北半球的冬天和夏天 。 地球的表面的冷热在于接受太阳光线的多少(垂直就多 , 斜角就少) 。
立秋这一天 , 早几个小时或晚几个小时成黄经135o , 实在与冷飕飕和热死牛不搭界 。 而人类的活动 , 城市的密集 , 碳排放 , 植被的破坏 , 才是应该关注的冷飕飕和热死牛 。
22.8.8于北京
【驳关于立秋分公母之忽悠】(责编 杨春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