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元吉
编者按:2012年3月18日至26日 , 由日本专门大学筑地昌明教授率领的东田福地考察队 , 考察了位于江苏苏州的太湖林务东田、琼山福地、句容、茅山华阳东田等景区 。本文为阿祖亚昌明教授考察后所作的简要考证 , 其日文原文发表于2013年6月《洞天福地研究》第4期 , 第63-68页 。

《真经》华阳洞北门所在的梁昌山 , 是司马成镇《天地宫图》中的第三十二个小洞 , 名为梁昌山洞 。它位于润州句容县 , 由李真人管辖[1] 。这个小洞穴是大洞穴的入口 。因此 , 我们将茅山华阳洞五洞的考察与常亮第三十二洞的考察结合起来 。
以前的手稿已经解释了华阳洞五洞的描述 , 如何接受历史和现状[2]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 , 我们可以通过《真诰》中描述的徐氏信仰看到北门的崇高地位 。但是写手稿的时候 , 因为北门的位置不清楚 , 所以对位置的描述很模糊 。考虑到这一点 , 在2013年3月的这次实地考察中[3] , 我们探索了北洞门 , 最终找到了它的位置 。根据这一发现 , 本文再次考虑了《英皇制诰》中的相关记述 , 以补充前稿的不足 。
常山洞的基本特征
《真诰》第十三卷 , 徐家住在峰北的雷平山西南 。此外 , 结合《真诰》第十一卷中的记述 , 可以得知徐家的住所在梁昌山西南 。
常山西南有个住的地方 。这是我下令离开我家的地方 。你也可以带丹 。[4]
在这方面 , 有陶弘景的注解 。
思明人生之初就渡过了这条河 , 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房子 , 用自洁的方式对待鬼神 。按今天 , 挂它为话 , 所以边际 。这应该是在长史府后面的大恒西边 。[5]
山洞的北门在常亮山 。它记录在真实的专利证书中如下:
茅山北悬一山于洞口 , 名曰常山 。这句话也和这首歌有关 , 都是一个耳朵 。[6]
也就是说 , 这座梁昌山与小猫峰相连 , 茅山洞北门的山洞也在其中 , 许家就住在它的西边 , 开展降都活动 。总而言之:
1.作为华阳洞的北门 , 该洞位于常亮山(称为常亮洞) 。
2.西南有雷平山 , 徐家住在雷平山下 。
3.这是毛思鸣君曾经“净身回应鬼神”(对鬼神自洁)的地方 。也就是外国毛军接触到当地“鬼神”的地方 。
4.这些当地的“鬼神”都是人死后的山神 。在《真诰》第十一卷中 , 陶弘景翻译了“北凉昌东是北大的临时大门...北大洞依然有鬼神来往 , 但真正的神仙是不能从五道门进出的 , 都是和谐相处的 。”[7]这里提到的“鬼神”和毛军接触的“鬼神”是一回事 。陶弘景认为 , 由于大茂山东西两侧没有洞穴[8] , 所以那里没有“鬼神”出入 。然而 , 我发现洞口在北边 。就像毛军来的时候 , “鬼神”从那里进进出出 。简而言之 , 当地的山神生活在常亮山上 , 常亮洞被认为是他们的入口和出口 。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 , 在撰写初稿时 , 认为常亮洞作为北门 , 位于小猫山以北、莱平山以东延伸的山上 。因此 , 位于该地区的白子洞、三官洞[9]和老君洞似乎也符合这一要求 , 但尚未得到具体确认 。
关于白子洞、三官洞和老君洞
首先 , 白子洞、三官洞、老君洞是不是真诰中提到的北门?这些洞穴散布在从小猫山到常亮山和玉岗山的山脉之间 。关于这个地方的实地考察详细记录在广濑的报告中 。调查的结果是 , 这些洞穴非常浅 。可能是被沙子埋了 , 但应该都不是北口的山洞 。因为这些洞穴的地理和地形与《真诰》中的描述不一致 。
在常亮的东南部也有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 , 期间有像乌龟一样的累石 , 有时还有寄生在乌龟体内的树 , 还有像曲盖一样的树 。这里是最好的地方 , 但我讨厌浅薄的耳朵 , 虽然我自给自足 。[10]
根据当地的调查 , 这些洞穴周围堆积的岩石看起来真的像乌龟(广濑论文的照片29) 。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文章插图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文章插图
陶景洪在上面做了说明 , “北洞也有流水 , 左右靠近主干道 , 所以比较浅 。”[11] 。现在 , 在常亮山以东的一个人工湖(老虎洞水库)和西部的玉岗山交界处 , 有一条林道 。常亮洞所在的山(常亮山)的东边曾经有一条河 , 流到洞的附近 。现在它是一个水库 。因此 , 陶弘景的“路”是一条从玉岗山以西 , 穿过洞前 , 一直延伸到常亮山以东的路 。这条路左右两边都有山 , 山洞离这条路很近 。现场地形调查也是如此 。这条路在4世纪许氏家族降职时经常使用 。到陶弘景的时候 , 这条路已经废弃了 。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同时 , 这里也是许州登上《真经》第十四卷后发布神谕的地方 。
雷平山东北 , 常亮山东南 , 中间有岩口山 , 墙角有三座小山 。它叫郁芳 。下山的古人曾在此加入九顶丹 。当你在这里(在这个世界上) , 你的心(味道)是快乐的 。今天 , 我经常来这里 。郁芳山脚下也有洞穴 , 叫方圆亭 。还有两个常见的洞穴 。这五个人经常旅行 。[12]
“三丘相见”应该是指西边有一座微微隆起的山 , 后面是连绵山脉中的两座隆起的山 。按照陶弘景的注解 , 调和“九顶丹”的应该是李明 。李明是玉岗山下的炼丹师 。炼丹之地就在玉岗山的北面 , 现在距离甘源寺步行就能到达 。炼丹需要水 , 这里的水很丰富 。因此 , 这个地方与李明有关 。而司马成镇开头提到的第三十二个小山洞的统治者“李真人” , 应该就是这个李明忍 。这样 , 第三十二个小洞穴是指从这三个洞穴的位置到北部的常亮山的这个空区域 。
“右任”指的是许仪 。这里说的“方圆亭” , 应该是两孔白子洞[13] 。“五人”是指《真诰》卷十四中提到的张祖昌、A、陆、、龙五位神仙 。他们住在大茂山西南部一个叫四平山的山洞里 。这个方形平台与华阳洞相连 。
关于常亮洞穴
如上所述 , 许仪生前渴望住在这里 。这不仅是因为这个地方适合修道 , 也是因为它靠近北洞 。正如广濑的报告所写 , 徐渭是在北洞升天的[14] 。在《真信》第20卷中 , 有以下内容:
住在雷平山脚下 , 我学习勤奋 。我总是愿意早点去参观这个洞穴 , 我不想在这里呆很长时间 。于是 , 北洞结束了 。[15]
从雷平山到常亮山 , 只能穿过袁野到常亮山以西 , 或者走前面提到的常亮山以东的“主干道” 。现在 , 在常亮山北部的一个斜坡上 , 有一个名叫“虎穴”的洞穴 。2013年3月调查这篇关于此洞的文章内容时 , 我向茅山道派的杨世华道士和陶金道士请教 , 他们认为虎穴应该是常亮洞 。但是你没有访问网站 。现在 , 借助杨世华道士引入的甘源概念 , 依托陶金提供的地图 , 我们进行了局部探索[16] 。常山山脊东侧有一个陡坡 。从地形上 , 我们可以断定这个洞穴是常亮洞的入口 。《真诰》第11卷有如下记载:
昌北垂东宫直向群山 , 向南200步 。有两对白碧被秦始皇埋葬 , 七尺入地 。山脊上有小石头覆盖山脊 。李四刻了一面书墙 , 上面写着:始皇帝圣德 , 漳平山河 , 访苍川 , 乐铭苏比 。[17]
根据当地地形 , 从常亮山以东攀登 , 山顶附近有一块岩石区 , 有一个洞暴露在外 , 这就是“常亮山北部的洞口直山(常亮山北部的洞宫入口就在山顶口)”描述的场景 。如果你从常亮山的西边上来 , 你需要穿过山峰才能看到洞口 , 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那时候从山下的“路”爬上常亮山就可以到达洞口(这条小路现在已经被水库淹没了) 。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文章插图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文章插图
洞口的坡度很高 , 没有生命线是无法下去的 。《真字母》第11卷所引用的所谓“小板石” , 是指平板岩 , 局部可见 , 如下图 。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文章插图
洞天寻隐·茅山纪 寻元记

文章插图
这些平坦的岩石之间有一个洞 , 像一个井口 , 挂得很深 。我会试着把石头扔进去 , 几秒钟后它才会掉下来 。听起来好像已经被淹没在内心深处了 。所以我判断虎穴从入口有一个内部 , 但是可能会被淹没 , 所以没有装备不敢进去保险 。为了安全和保护 , 我们应该组织一个正式的调查小组进行基础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