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面前无父子,何况染干对父亲的亲疏安排一贯不满 。于是照长孙晟的教唆骗了亲爹沙钵略,假称北方的铁勒欲进犯北部突厥牙帐,引兵还救老巢 。同时沙钵略部内薄孤、东纥罗两个小部落也发生了叛乱,沙钵略孤掌难鸣,又急又恼,悻悻然撤兵 。
于是,开皇二年年底,突厥南侵之战进行到关键时刻,竟因为政治原因,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
故技重施,制服沙钵略
开皇三年,隋文帝趁突厥诸部自相猜疑之机,发动数路大军向突厥发动了猛烈反击,一举消灭盘踞在营、平诸州的北齐余孽高宝宁,斩断了突厥左臂 。
战争过程无足论,出彩的依然是离强合弱 。
长孙晟受隋文帝之命,在离间东西两面突厥上又狠狠烧了把火 。这把火烧得很巧妙,长孙晟没有直接挑起沙钵略与达头可汗的矛盾,而是选中了阿波可汗 。阿波一直以大可汗的正统继承人自居,不服沙钵略可汗 。
隋军大举反击时,阿波可汗所部被隋将窦荣定、史万岁连连摧败,进退两难之际,长孙晟遣使劝说阿波可汗,不要再为沙钵略卖命,不如西投达头可汗与之联合,再来找沙钵略争夺大可汗之位 。
这一番建议入情入理,换了谁也只能这样操作,阿波可汗便率本部人马投靠达头可汗,不久便在达头可汗唆使下率兵进攻沙钵略本部 。沙钵略可汗当时在白道川被隋军击败,受了重伤,正没好气,于是率兵夺了阿波的部落,杀了阿波之母 。
在此之前,突厥诸部虽说面和心不和,但矛盾没有公开化,诸部没有到动刀枪的地步 。此时杀戒一开,东西两面突厥从此开始互相攻杀,强大的突厥汗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
文章图片
突厥的分裂 。来源/纪录片《消失的古国——伊犁河畔》截图
沙钵略实力大削,既无力击退西突厥的挑战,又担心东方契丹等部落反叛,处境十分不利 。同时,西部突厥达头可汗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击败沙钵略,双方一边对峙,一边争相向隋朝遣使请和,要求隋朝出兵援助 。
隋文帝运筹数年,要的就是这个二虎相争的局面,当即停止了军事进攻,大概考虑到过于峻急的进攻,会使突厥诸汗在压力下重新团结,而适度放松军事压迫,让突厥诸汗有一定空间自相残杀,更符合隋朝的战略需要 。
隋朝与东部突厥的关系急剧升温 。此前嫁入突厥的北周千金公主,主动提出改姓为杨,认杨坚为父 。沙钵略则送儿子入长安为质,把堂妹嫁给隋朝重臣虞庆则,隋文帝照单全收 。
沙钵略如此卑躬屈膝是有条件的,隋文帝自然明白 。阿波可汗加入西突厥后,达头可汗势力更加强大,东突厥已不足以与其对抗,称臣、和亲就是请求隋军拉兄弟一把,解除西突厥的威胁 。隋文帝下令大军北出,与沙钵略联合反攻西突厥,阿波可汗不久即被击溃 。
隋军亲自出手掳获阿波可汗的部众,将人口、牲口全都送给沙钵略,沙钵略感佩莫名 。为了维持紧密关系,沙钵略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规规矩矩地做起了隋朝的羁縻藩属,以女婿之名上表称臣称子,与隋文帝俨然一副子孝父慈之像 。随后,沙钵略率众南迁于白道川,在大漠南境定居下来 。
后来双方交往更加深入,突厥王子入长安朝见成了常态,隋朝使者也动辄到白道川向沙钵略赐以礼物,沙钵略当惯了臣、子,索性连那点一方之主的面子也不要了隋使但来,他就跪拜受赐 。这种亲密亲系一直持续到开皇七年,沙钵略病死 。
隋文帝人亡政熄
沙钵略死后,东突厥形势发生微妙变化 。
开皇七年沙钵略去世后,东部突厥的新可汗选谁,又陷入了两难 。沙钵略认为其子雍虞闾年纪小威望浅,不足以挑起与西部突厥对抗的大任,遗命立其弟处罗侯为可汗 。处罗侯继续坚持联隋抗西突厥的策略,对上窜下跳的阿波可汗穷追猛打,终于将阿波可汗主力彻底击溃,将阿波包围于一处山谷之中 。
处罗侯英勇善战,但是有点草原人特有的实诚毛病,围住阿波后不敢擅杀,上表长安请示隋文帝 。隋文帝回书,毕竟是你们自家兄弟,还是不要杀了 。结果纵虎归山,弄得东西突厥连兵不断,处罗侯在一次作战中负伤去世 。
沙钵略之子雍虞闾继承汗位,是为都蓝可汗 。这位可汗不像叔父那么实在,嗅出了隋文帝的险恶用心 。千金公主也不停撺掇,说隋朝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其实就是留着阿波可汗让东突厥无法安生 。
都蓝可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不做二不休推翻了父亲的政策,公然与西突厥罢兵言和,与达头联合发兵,南攻隋朝 。
推荐阅读
- 道光皇帝|道光皇帝谋求大清朝中兴,他干了哪些事?
- 明武宗|明朝最出格皇帝,被严重低估?
- 嘉靖|帝王术第一高手,隐居幕后24年
- 秦始皇|大秦帝国灭六国实现大一统,为何仍保留了小小的卫国?
- 汉献帝|历史“迷案”:汉献帝的“衣带诏”,究竟有无其事
- 司马懿|在帝王眼皮底下暗养死士失败率极高,司马懿是怎么做对每一步的?
- 和珅|贪墨无度的和珅:为何能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活得有滋有味的?
- 宋太祖|“三岁看老”,盘点古代帝王小时候的奇事,如何塑造日后统治风格
- 陵墓|埃及卢克索:帝王谷里“炫彩”的法老陵墓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