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隋文帝离强合弱的好处体现出来了 。隋军虽然没有搞什么犁庭扫穴式的打击,但东突厥连年征战,血慢慢地放,元气消耗甚重,已不复沙钵略鼎盛时的实力 。再加上长孙晟一直坚持不懈地实行离强合弱,在东突厥内部又扶植起突利小可汗与都蓝可汗对抗,都蓝要与隋朝决战,真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开皇十三年,东西突厥联兵南下,此时隋朝灭陈已久,大兵尽数调到北方 。东突厥人心厌战,在隋军强大威势下发生内乱,都蓝可汗乱兵中被杀 。西突厥达头可汗也被隋军击败 。
那位一直被隋朝拉拢的突利可汗,则直接被长孙晟带到长安,隋文帝亲赐其名为启民可汗,将流落离散的东突厥部众交给启民可汗 。
达头可汗趁乱自称东西突厥大可汗,但经多年内战亦实力中衰,在隋军接连打击之下星落云散,达头可汗逃入吐谷浑部落中不知所终 。
离强合弱之策实行了二十多年,展现了隋文帝君臣高超的政治水平,启民可汗入塞标志着中原王朝取得了对突厥的压倒性优势 。
但这就完了吗?并不 。东突厥依然保持着独立部族力量,并没有完全消化成中原王朝的郡县 。启民可汗时代一度向隋朝提出变易服饰,与汉人一同 。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果真的做成了,隋文帝的成就将不止结束南北朝乱世,甚至将超过了苻坚、元宏、宇文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融合的功臣 。
惜乎天不假年,隋文帝与最懂突厥政策的长孙晟逝世后,这一历史可能性被隋炀帝打断了 。隋炀帝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拒绝了启民可汗的请求,仍旧容留突厥作为一个独立实体存在于隋朝北方 。
在隋炀帝的刻意忽略之下,东突厥慢慢恢复了元气,并且前所未有地结束了诸汗并立的局面,启民可汗死后,其子始毕可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唯我独尊的地位 。隋炀帝手下大臣裴矩察觉到始毕可汗的崛起有些不对劲,企图重拾长孙晟的离强合弱之策,专门挑着小可汗扶植,又是嫁公主又是私下结交,但隋朝人惊讶地发现,小可汗们全都不吃这一套了 。一来是二十年来隋朝损招使尽,突厥人都学聪明了 。二来始毕可汗实力占据压倒性优势,哪家小可汗也不敢捋虎须 。
此时,隋炀帝因连续征伐高句丽,虚耗国力,已经伤筋动骨,已经无力再管突厥的事了,对突厥的离心问题只好装作看不见 。
终于在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始毕可汗隐忍多年不想再忍,趁炀帝北巡雁门之时,突然发兵数十万包围了炀帝,差点生擒皇帝老儿 。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隋炀帝被困雁门 。来源/电视剧《新隋唐风云》截图
经此一役,隋和突厥的关系彻底破裂,在隋朝其后为数不多的几年寿命中,隋炀帝既无法拿出合理的政策协调处理突厥问题,也再无力量对突厥进行武力打击,只能任由突厥在塞外横行 。历史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隋朝刚建立时的样子 。
历史,何其荒诞,又何其宿命 。
作者 | 陈峰韬
推荐阅读
- 道光皇帝|道光皇帝谋求大清朝中兴,他干了哪些事?
- 明武宗|明朝最出格皇帝,被严重低估?
- 嘉靖|帝王术第一高手,隐居幕后24年
- 秦始皇|大秦帝国灭六国实现大一统,为何仍保留了小小的卫国?
- 汉献帝|历史“迷案”:汉献帝的“衣带诏”,究竟有无其事
- 司马懿|在帝王眼皮底下暗养死士失败率极高,司马懿是怎么做对每一步的?
- 和珅|贪墨无度的和珅:为何能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活得有滋有味的?
- 宋太祖|“三岁看老”,盘点古代帝王小时候的奇事,如何塑造日后统治风格
- 陵墓|埃及卢克索:帝王谷里“炫彩”的法老陵墓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