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什么要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不怕睡着了掉下来吗?( 二 )



蝙蝠是如何倒挂在树上的?为什么不会掉下来?要知道 , 我们的手脚要想抓握住东西 , 是需要伸肌(支撑维持挺直的肌肉)和屈肌(帮助关节弯曲的肌肉)协调配合的 。 肌肉通过腱膜与骨骼相连 , 拉动骨骼运动 。 当我们双手紧抓握住东西时 , 伸肌舒张 , 屈肌收缩 , 关节弯曲;而放手时则相反 , 伸肌收缩 , 屈肌舒张 , 关节伸直 。

动物想要抓住树枝稳稳地站立 , 脚爪上的屈肌就必须收缩得很紧 。 然而 , 蝙蝠的后腿很不发达 , 脚爪上的屈肌退化了 , 脚部相应的腱膜一端连接在趾骨上 , 另一端与其上半身直接相连 。 当蝙蝠倒挂时 , 其重力就代替了肌肉的拉力 , 仅通过重力将肌腱拉紧 , 自己无需用力 , 重力使爪子关节平常就是紧紧地自然抓握着的 。

也就是说 , 蝙蝠倒挂时 , 能抓牢物体 , 并不是因为脚爪肌肉收缩 , 而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 所以蝙蝠倒挂时的肌肉是全都处于放松状态的 , 不需要费一点力气 , 它们的爪子就能保持闭合 , 关紧紧地锁定在树上 , 这样根本就不用怕会掉下来 , 即使是睡着了也会继续倒挂着 。 倒挂着睡觉对蝙蝠来说 , 其实一点都不难受 。 如果蝙蝠在睡觉过程中死了 , 也会继续倒挂着 , 直到有外力(人或东西)把它们取下或摇散 。

不夸张地说 , 蝙蝠一生中的哺乳、进食、睡觉、排泄、死亡都是在倒立中进行的!
蝙蝠倒挂脑袋不会充血?蝙蝠冬眠一整个冬季还一点事没有!那么 , 蝙蝠是如何做到一直倒挂着 , 脑袋还不充血呢?
对于人类而言 , 如果长时间倒立 , 会致使大量血液流向头部并在头部滞留 , 而无法回流到心脏 , 导致脑部充血 , 头昏脑胀得难受 。
而当人体站立、或正常直立行走时 , 血液不会停留在低处的四肢 , 是因为在咱们四肢的静脉(运送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中有一种叫做“静脉瓣”的东西 。 由于血管中静脉瓣的存在 , 就会限制血液只能从下往上被动的流动 , 从而防止血液倒流 , 同时促进血液返回心脏 , 完成血液循环 。

蝙蝠血管中没有类似静脉瓣的结构作为阻隔 , 而它的静脉壁肌肉很强悍 , 在倒挂的过程中 , 可以节律性地主动收缩血管 , 促进血液迅速流回心脏 。
此外 , 蝙蝠的体型很小 , 血液总量并不多 。 最小的蝙蝠物种仅约2克(凹脸蝠) , 最大的蝙蝠物种体重也才仅1.6千克左右(马来大狐蝠) , 就这重量 , 倒挂时受到的重力 , 其实是不足以影响血液流动的 。
【蝙蝠为什么要倒挂着睡觉?脑袋不会充血吗?不怕睡着了掉下来吗?】同时 , 因为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 蝙蝠的心脏特别发达(比同体型的其他哺乳动物要大3倍) , 运送血液的能力很强 , 倒挂时自身可以控制血液回流 , 使其在倒挂时滞留在头部的血液不会太多 。

蝙蝠在倒挂时 , 强大的心脏和静脉壁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克服重力产生的影响 , 使其血液仍能正常流动 , 该怎么流还怎么流 , 因此倒挂得再久也不会出现脑充血的现象 。
小结对于蝙蝠来说 , 倒挂是非常适合其身体条件而又高效的休息方式 , 只需要依靠重力 , 自己就能毫不费力地轻松地倒挂在高处 , 而且这种生活习性也更有利于恢复飞行 , 捕食和躲避危险 , 可谓是一举多得 。 蝙蝠正是用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 成功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 生活了几千万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