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因为第一次刘备不知道陶谦的真实意图,第二次是因为他立足不稳,难以掌控局面

其他网友观点

城池就好像豪车一样,想开豪车你得考虑诸如身份匹配、油钱、车位等问题,我想让一个刚开始开奥拓的人突然接受一辆帕拉梅拉,恐怕油钱他就吃不消吧 。而小说里徐州对于刘备这个新手司机而言就是一辆可遇而不可求的保时捷,皇叔倒是想开,但无奈开不起啊~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曹操因为其父之死与陶谦结仇,我们可以想象徐州城失守后是免不了一屠的,年事已高的陶谦自然也没精力去排兵布阵抵抗外敌,只能发朋友圈向四方寻求支援了 。好在陶谦的口碑还可以,不一会就有人来帮忙,这其中最拉风的当属刘备的队伍了,他一马当先打退的于禁的先头部队,缓和了曹军的进攻势头,陶谦老泪横流让刘备接手城池,刘备初来乍到当然拒绝(或许他觉得陶谦在试探他呢,怎么也要矜持点),这点没毛病 。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之后刘备给修书一封,大意是说孟德你这大军来袭不怕后方失守啊,曹操一听这话觉得好有道理,就暂时退兵了 。陶谦见曹兵退了再次老泪横流,又提出了转让之事,刘备依然不从 。等陶谦再次提出转让他已经不行了,刘备无奈只得接手,然后结局也很不出人意料…徐州很快被吕布夺走了 。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所以刘备这三番五次的推却并不是说虚伪,而是他知道以目前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守不住徐州,也难以服众 。流落在外的刘备自然想要一个根据地,但绝不的被各方诸侯都标记已久的徐州,所以刘备拒绝徐州,是看透了事情发展的趋势,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全自己,只好拒绝这块掉下来的馅饼了 。

文/逻辑文史游

开奥拓去小沛

其他网友观点

刘备已有了接手徐州的计划 。所谓辞让徐州,实际上只是他在和徐州的实力派人物进行最后的谈判 。

实际上,经过与徐州大族的合作,刘备本来已经带领徐州走过最危险的阶段,站稳了脚跟 。

若非他自己的一系列失误,他原本能以徐州为根本,逐鹿中原的 。

烫手的山芋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194年,陶谦病重,临终前要把徐州让给刘备 。

跟随在刘备身边的陈群建议刘备不要接:袁术势力大,你接过来,就要和袁术争,到时候吕布从后面来攻,徐州还是保不住!

陈群的话很有见地 。徐州,当时刘备真是接不住 。

此时的徐州,形势非常危险 。

几个月前,曹操一顿猛攻,陶谦本人都逃回丹阳,想要放弃徐州了 。若非吕布袭兖州,徐州可能已经姓曹了 。

经过曹操的猛攻,徐州损失惨重,抵抗力已十分薄弱 。

曹操,在兖州之战还没分出胜负时,就企图想要先打徐州 。

从陈群的话来看,正在兖州与曹操鏖战的吕布,似乎也对徐州虎视眈眈 。

袁术,更是自称徐州伯,就等着接手了 。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曹操、袁术、吕布都盯上徐州,羸弱的徐州,哪里有机会守得住呢?

虽然一旦坐稳徐州的收益很大,但如果成功机率是0的话,那何必去接呢?

坐稳徐州唯一的机会

要想坐稳徐州,刘备必须在接手前就要确认一些事情 。

1、大族是否支持刘备?

陶谦时期,徐州的实力派分为两派:以曹豹等人为代表的丹阳派,以陈登、糜竺等人为代表的本地大族派 。

陶谦长期的策略是以自己带来的丹阳派压制本地大族 。

但是,丹阳派军人在与曹操的争战中已经损失惨重,已不足以压制本地大族 。

在本地大族中,刘备与陈登、糜竺、孔融等大族都已经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关系 。

但是,袁术毕竟是士族领袖 。陈珪(陈登的父亲)等实力派与袁术关系紧密 。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所以,刘备接手前,必须保证本地大族停止与袁术的眉来眼去 。

2、站队 。

当时,袁绍-曹操为盟,袁术-公孙瓒-陶谦为盟,互相争战 。

此时,曹操、袁术都盯上了徐州,如果刘备不能明确站队,将两面受敌,徐州根本保不住!

由于袁术已经在盯着徐州,所以,徐州要保持独立,必须倒向袁绍一侧,摆脱多面受敌的窘境 。

一句话:要我接手徐州,大家必须和袁术划清界限,与袁术为敌!

精彩的谈判

194年,陶谦病重,他认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想把徐州让给刘备 。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了这次精彩的谈判 。

陈登要传达陶谦让徐州的意见,刘备推辞 。

陈登表示:现在汉室衰弱,天下大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的时候,我们徐州户口百万,正是用武之地,您为什么不要?(话外音:陈登不跟你扯虚的,你刘备是有大志的人,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你不要,有什么顾虑?)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刘备单刀直入:袁术,四世五公,海内人望,要不拥戴他?(话外音:你们要么直接让袁术来,要么就不要和他眉来眼去!)

陈登表示:袁术骄狂之人,靠不住 。我们这里有十万步骑,你带着我们,进则争雄天下,退则保境安民 。否则,我还不伺候你!

孔融的表态更直接:袁术冢中枯骨,你怕他干什么?现在我们都拥戴你,你不要这个机会,以后不要后悔!

大族已经表态,刘备的试探完成,便答应了下来 。

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 。

刘备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实施谋略,暂时站稳了脚跟 。

刘备在接过位置后第一件事,就是换队站 。

陈登等人立刻写信给袁绍,意思很简单:1、陶谦死了 。2、袁术想霸占徐州 。3、我们推举刘备来反抗袁术 。请盟主答应 。

袁绍很快会意,立刻表态:刘备是个好人呀,他接管徐州,我很欣慰 。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

文章插图

盟主袁绍表态了,曹操也不敢再打徐州的主意了 。

获得大族支持和不错的外部环境,刘备暂时缓过劲来了 。

也就是说:刘备经过自己的谋划和大族的支持,已经带领徐州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

但是,刘备当时的政治经验不足,终究酿成大祸 。

当时,曹豹等人的丹阳派,虽然势力已弱,但仍然是不稳定因素 。

本来就不稳定,刘备却又吸纳了早有“反复无常”黑历史的吕布 。

更重要的是,曹豹、吕布似乎还有姻亲,关系密切,两股危险因素已合流 。

可是,在刘备外出与袁术作战期间,却让曹豹、吕布两个危险因素同时待在徐州中心下邳附近,让张飞处理微妙、复杂的环境 。

结果···张飞与曹豹相攻,吕布与曹豹里应外合,夺取徐州!

总的来说,刘备辞让徐州,是他接收徐州谋略的一部分 。他通过与大族达成默契,转换阵营,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 。

【历史上,陶谦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为什么要拒绝?】可是,刘备毕竟经验不足,对内部危机的防范意识不足,最终仍未能保住徐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