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谢邀 。

刚刚看了@车逻辑的逻辑 的回答 , 写的十分不错 , 很赞 , 也很值得推荐 。所以我接着车妹子的回答 , 再写几个人 。

像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这梁山五虎还有八骠骑等等 , 我就不啰嗦了 , 我就挑原著中几个比较冷门的人写一写 。

王寅

王寅这个人堪称文武双全 , 也正因为王寅的文武全才 , 方腊敕封王寅为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本来就是一个文官 , 但王寅的出场表现却让很多武将望尘莫及 。

在歙州 , 王寅败中求胜 , 设计干掉了魏定国和单廷圭 。突围途中又干掉了马云和石勇 。而后 , 王寅以一敌四 , 力敌孙立、黄信、邹润、邹渊 , 且毫无压力 , 最后直到梁山五虎上将之一的林冲加入战局 , 五打一才将王寅刺杀 。以一敌五 , 可见王寅的勇猛 。

袁朗、滕戡

这两个人都是李懹麾下、王庆加封的五个虎威将军之一 ,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纪山五虎 。袁朗这个人使的是两个水磨炼钢挝 , 而滕戡则使得是虎眼竹节钢鞭 。两个人比起梁山五虎 , 丝毫不逊色于关林秦呼董这五个梁山一等一高手 。

当时宋江奉命征讨淮西王庆 , 双方杀的你死我活 。见折了二将后 , 霹雳火秦明暴怒 , 舞起狼牙棍跃马阵前要替二将报仇 。袁朗与秦明大战一百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 堪称全书回合数最长的一次厮杀 。

而滕戡见琼英射杀了自己的哥哥 , 也舞起钢鞭要替哥哥报仇 。呼延灼见滕戡勇猛 , 也愤然出战 , 二将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

滕戡、袁朗勇猛果敢 , 比起梁山五虎 , 势均力敌 , 罕见敌手 。

王焕、韩存保

王焕和韩存保是高俅麾下十镇节度使之二 , 王焕与林冲大战五十回合 , 不分胜负 , 而韩存保与呼延灼打了一百多回合更是旗鼓相当 。

方杰

方杰比起前边几个人 , 很明显逊色了一些 。前边五个人至少也是梁山五虎的水平 , 但方杰比起梁山五虎 , 实在是有些差距 。

按原著中描写 , 秦明和方杰才战三十回合 , 秦明就逼的方杰使出全力 , 而反观秦明 , 并没有使出全力 。方杰使出浑身解数勉强撑了二十回合后 , 秦明这才使出本事不容方杰一丝空闲 , 在秦明即将棒杀方杰时 , 伪太尉杜微见方杰不敌秦明 , 这才使飞刀暗算秦明 。

原文:宋江阵上霹雳火秦明 , 首先出马 , 手舞狼牙大棍 , 直取方杰 。那方杰年纪后生 , 精神一撮 , 那枝戟使得精熟 , 和秦明连斗了三十余合 , 不分胜败 。方杰见秦明手段高强 , 也放出自己平生学识 , 不容半点空闲 。两个正斗到分际 , 秦明也把出本事来 , 不放方杰些空处 。却不提防杜微那厮 , 在马后见方杰战秦明不下 , 从马后闪将出来 , 掣起飞刀 , 望秦明脸上早飞将来 。秦明急躲飞刀时 , 却被方杰一方天戟耸下马去 , 死于非命 。

而且秦明战死后 , 原著描写梁山好汉“尽皆失色” , 可以说大将秦明阵亡 , 实在是震惊 。

而后 , 宋江为了给秦明报仇 , 先后调动了关胜、花荣、李应、朱仝出战 , 可见方杰之勇猛 。

原文:且说皇侄方杰争先纵马搦战 。宋江阵上 , 关胜出马 , 舞起青龙刀 , 来与方杰对敌 。两将交马 , 一往一来 , 一翻一复 , 战不过十数合 , 宋江又遣花荣出阵 , 共战方杰 。方杰见二将来夹攻 , 全无惧怯 , 力敌二将 。又战数合 , 虽然难见输赢 , 也只办得遮拦躲避 。宋江队里 , 再差李应、朱仝骤马出阵 , 并力追杀 。方杰见四将来夹攻 , 方才拨回马头 , 望本阵中便走 。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小说的武评从来都是争议很大的研究 , 车逻辑结合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简单水一下自己的观点(事先剧透 , 你们心中的什么林冲、武松、孙立等人根本排不上号)~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1、卢俊义

玉麒麟卢俊义排第一我想是最没有悬念的 , 有河北三绝之称的他无论是速胜史文恭还是辽国立敌四将等都说明了其自身武艺无双的地位 , 而我们也能发现施公给他的定位也确确实实就是武力第一(持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观点者请绕道) 。有人说卢俊义曾败于李助 , 但需要注意的是李助的定位还是偏法师多一些 , 所以时候只能是同样为法师的公孙胜来协助收拾他了 。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2、杜壆

不得不承认田虎和王庆篇章的戏份真的可能是后人加进去的 , 但这其中也突显了不少一流武将 , 比如王庆麾下的大大大大元帅杜壆就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李助的完胜卢俊义的话 , 那么杜壆也大有击败卢俊义的趋势 , 在淮西军连损两员斩将后 , 杜元帅临危不乱持枪和卢俊义打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一旁的孙安见卢俊义不能取胜就上前来助阵 , 孙安先斩卓茂 , 再和卢俊义合力击杀杜壆 。而孙安“救驾”这一段也和文中武松助鲁智深打邓元觉这段很是类似 , 二人都对敌将的武力表示了认可 。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3、史文恭

背锅侠史文恭是个很可怜的角色 , 千百年来不仅大家都觉得他是射杀晁盖的凶手 , 就连各类武评史教师也总被遗忘 。史文恭最出彩一战也是最能证明他实力一战就是20回合打退中虎秦明了 , 全书还没人能这么快击败梁山五虎将 , 而之后众人打不下曾头市去请卢俊义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最后史文恭被卢俊义秒擒 , 但考虑到当时其兵溃心态失衡 , 又有晁盖冤魂“作祟” , 难免不在状态 , 但这并不影响其武力排名 。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4、孙安

田虎大将孙安也算是梁山方的好朋友了 , 孙安初战先是和秦明打了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 , 次战又前后和卢俊义打了百回合 , 这一战卢俊义还整了一出“关公放黄忠”的好戏 , 最终孙安归顺梁山 。在打完王庆后 , 后人可能觉得没把孙安写死有点衔接不上剧情了 , 于是就让孙安暴毙了 , 呵呵…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5、兀颜光

兀颜光的出场真的是“姗姗来迟” , 施公也说了兀颜光是辽国第一员上将 。作为辽国的王牌 , 兀颜光不仅能布阵 , 其攻击和躲闪方面也属上乘 。在与关胜交战时 , 兀颜光还有心思躲张清和花荣的暗器 , 虽然最后被三人合力杀死 , 但论单挑颜统军总给人一种上风关胜的感觉…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其余高手诸如阿里奇、王寅、丘岳、方杰等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 大家补充吧~

文/车逻辑的逻辑

来吧开战吧~

其他网友观点

《水浒传》这部书里 , 塑造了多个英雄好汉的形象 , 对于英雄好汉的敬仰和喜爱 , 大家各有不同 。笔者个人比较喜爱武松 。一是他具备好汉的特质 , 更接近“大侠”;二是他不盲从他人 , 反对招安;三是武功高强 , 且不鲁莽少智 。今天要讨论的不是别的 , 主要是他的武功和出手不多的问题 。?有诗云:“延士声华似孟尝 , 有如东阁纳贤良 。武松雄猛千夫惧 , 柴进风流四海扬 。自信一身能杀虎 , 浪言三碗不过冈 。报兄诛嫂真奇特 , 赢得高名万古香 。”

【《水浒传》中武功排名是怎样的?】水泊梁山里卢俊义“棍棒天下第一” , 林冲马上无 。那么 , 武松的武艺在这部书里到底是个什么档次呢?这个问题有人愿意做比较 , 认为在108将中能排名十名左右 。也会列出许多个实例来 , 比如谁跟谁打个多少回合 , 又有第三第四个人跟这二人战了多少回合……这也可以做为参考比较 , 但是真正的生死相搏是不会按武术套路打很多回合的 , 高手交战就是讲究一招致命!在实战经验和灵活性开说 , 武松更胜一筹 。

《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还是从来没有败过的 , 更厉害的是曾经对敌都是一招秒杀 。这跟两个人差距不成比例 , 因此武松的武艺可以说很高 , 很实用 , 不是华而不实 。“马上林冲 , 马下武松”是对武松步战的认可 。

武功厉害者 , 从硬件上说首先得有力量 , 金庸武侠小说里面讲得的“内力” 。武松内力大 , 举起三五百斤的石墩掷高一丈又轻松接住 , 无疑另人震撼 。景阳岗打虎 , 没足够的内力只有招术是不能的 。有诗为证:且看:身躯凛凛 , 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 , 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 , 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 , 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 , 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 , 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 , 真是人间太岁神 。

各种版本的小说对对武松的描述都对其武功认可 。多次证明武松绝对不是花拳绣腿的平庸之辈 。且说武松是当时的传奇武林奇人周侗唯一的马下弟子 , 周侗五大弟子:卢林鲁岳史个个不凡 。其中名气最大、最成材的是精忠大帅岳飞!这里不提 。只说武松得少林和周武师亲传 , 拳脚功夫应该超一流 。笔者认为在水浒步下将领中应该是和智深并到第一 , 特别是生死决斗 , 更是象足球一样“遇强则强” 。

武松在上梁山之前 , 描写的经典打斗有:景阳冈打虎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 , 其中跟飞天蜈蚣王道人斗了十数合 , 被武松一刀砍头 , 这是武松实战最长的一次搏杀!

上梁山后 , 武松主要战斗有:

1.随宋公明破太乙混天象阵 , 杀入太阳阵中 , 耶律得重急待要走 , 被武松一戒刀掠断马头 , 倒撞下马来 。揪住头发 , 一刀取了首级 。砍马再砍人 , 两个动作而已 。

2.征方腊打杭州 , 鲁智深、武松追赶邓元觉 。贝应夔忽地城门里突出 , 便挺枪跃马 , 接住武松厮杀 。两个正在吊桥上撞着 。被武松闪个过 , 撇了手中戒刀 , 抢住他枪杆 , 只一拽 , 连人和军器拖下马来 。嗝察一刀 , 把贝应夔剁下头来 。这次杀贝应夔 , 技巧相当地高 , 先是一骑一步打了照面 , 武松反应及时 , 瞬间做了三个动作 , 躲闪、扔刀、抓枪 , 拖下马来砍死 , 是力量和敏捷的完美结合 。

3.斩杀方貌 。武松从乌鹊桥下转出 , 赶上一刀 , 略断了马脚 , 方貌倒颠将下来 , 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 , 和杀耶律得重的手法类似 。

因为招安后更多是随军作战 , 讲究阵法纪律 , 马军将领相对来说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 武松的表现寥寥无几 。上面这三次战功 , 感觉都很轻松 , 步战对马战 , 先是砍翻马 , 拖下马之后 , 就是一刀结果 。因此招安后 , 书中对武松的描写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 , 这并非武松功力不好 , 更说明武松这种快速的战斗方式是务实 , 才使得打架变得如此讲究效率 。综观武松战绩 , 大多战斗都是瞬间结束 , 根本没有昏天暗地的大战 , 其实也没有人能在武松手下走上几十个回合 。因此 , 武松是步将 , 是高手中的高手 , 一般不轻易出手 , 出手必致命!武松的打斗很精彩 , 也很传奇 。并不象影视剧里的描述 , 打得天昏地暗、没完没了 , 那样的话双方打不死也得累死!

有人对武松杀死张都监家人侍女一事颇有微词 , 认为这是滥杀无辜 , 可是大家想一想:陷害武松的时候 , 张府人人助纣为虐 , 除了门口那对石狮子 , 又有哪一个是干净的?如果武松不斩草除根 , 武松一走 , 他们叫将起来(即使捆住也有挣脱的时候 , 再说武松也没时间捆) , 武松连城都出不去了 , 那才叫妇人之仁害了自己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