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 古DNA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人类古基因组 。 通过古微生物DNA信息追溯古代疫病流行和共生微生物演化、利用古表观遗传学信息探究古代动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 以及利用古蛋白质探索更大时间尺度的人类演化 , 都是古分子研究的重要分支方向 。 如何更有效地获取这些信息 , 并将信息进行多维度结合 , 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之一 。
古DNA是带着时间刻度的遗传信息 , 它从独特的视角书写了人类数万年来的演化与适应 。 这些岁月的痕迹不仅记录了人类的遗传历史 , 还在持续地影响着现今人群的生理和健康 。 我们一些重要功能基因单倍型就推测来自已灭绝古人类 , 这些基因涉及先天免疫、脂代谢、高海拔适应性、肤色、新冠重症易感性等 。 还有关于我们东亚人群特有的与头发和牙齿表型相关的基因型 , 也是在末次盛冰期之后频率升高 , 推测与环境适应性相关 。 然而 , 还有很多很多古DNA研究发现的特殊基因型的功能还未能确定 。 在未来 , 可以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并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对这些发现进行验证 。 结合古DNA技术与现代前言分子生物学技术 , 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演化史对我们当今人类健康的影响 。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 如何释放微生物潜力,修复土壤?
- 速度有了参照物才有意义,光速的参照物是什么呢?
- 交配时成为琥珀,4100万年后还要被人围观,堪称史上最尴尬的事
- 在人类的体内,是否真的存在植物细胞?
- 为何女性生殖期这么短,且要经历更年期?或是为了帮助人类进化
- 中国天眼曾收到宇宙深处的强烈信号,47天重复1652次,要回复吗?
- 字少无图深夜执行的任务通常很厉害!搭乘长二F足见是个大块头
- 未解之谜 史前人类遗留下的“高科技”,史前文明是否存在?
- 究竟是什么?科学家在海底发现巨大金属装置,形似太空船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