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着自己的老师和留学生们大谈政治和历史 , 而且一边还学习着日本的商业文化 , 对经济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
1917年秋天 , 夏之时的父亲病重 , 他让董竹君回四川尽孝 。
董竹君此时心里很忐忑 , 夏之时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族 , 父母辈的人思想很保守 , 他们是绝不会接受一个青楼女子做自己儿媳妇的 。
回到四川后 , 婆婆不待见她 , 甚至想让夏之时休了她再娶一个 , 小姑子处处给她使绊子 , 不给她住的地方 。
面对这一切 , 董竹君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 为了获取他们的好感 , 她把购买的洋货分给大家 , 有条不紊地操持着这个家 。
日子长了 , 她在夏家也逐渐站稳了脚跟 。
可我们都知道 , 夫妻之间最可怕的不是来自旁人的压力 , 而是离心 。
1921年夏之时上交了军权 , 成日里变得无所事事 , 失意的他脾气也逐渐暴躁 。
他开始抽烟、酗酒、赌博 , 董竹君多次劝说他 , 希望他能振作起来 , 可两人总是以争吵收场 。
董竹君怀孕期间 , 夏之时对她不闻不问 , 看到她生了儿子后大摆宴席 , 却连进病房看一眼妻子都不肯 。
为了让丈夫振作 , 董竹君说服他办厂 , 跟他讲共产主义的好处 , 谁知夏之时非但不领情 , 反而要拿菜刀砍向董竹君 。
1929年 , 忍无可忍的董竹君毅然提出离婚 , 打算独自抚养四个女儿 。
俗话说:道不同 , 不相为谋 。
董竹君崇尚平等自由的婚姻 , 她希望夫妻双方能共同面对困难 , 既然做不到这样 , 又何必再留下来 。
离婚后的董竹君带着女儿和父母 , 他们的处境可想而知 , 她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 。
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 , 她去摆摊 , 做佣人 , 但这些也只够能吃饱饭 , 不够支撑他们在上海生活下去 。
董竹君想来想去决定开一家工厂 , 她把父母的家产悉数变卖 , 开了一家小纱管厂 。
可惜在淞沪会战爆发时 , 纱厂被炸得粉碎 , 她付出了两年的心血也成了灰烬 。
也是在这时 , 面对残败不堪的中国 , 董竹君决定积极加入共产党的事业中 , 为国家出一份力 。
当时她和夏之时离婚可谓是轰动一时 , 不少人都敬佩这个敢和督军离婚的女子 , 其中就有义士李嵩高 。
李嵩高知道董竹君生活困窘 , 于是便找到她 , 给她捐了两千元度过眼下的困难 。
对此董竹君十分感恩 , 她在心里暗暗地想着:以后一定要报答这位义士 。
后来 , 董竹君便拿着这两千元开了一家川菜馆 , 当时在上海 , 川菜还没有市场 。
为了让自己的川菜馆打出名气 , 董竹君在饭店装潢和菜的口味上费了一番心思 。
她开的“锦江小餐”店有三层楼 , 底楼和二楼供客人们吃饭 , 考虑到油烟和环境污染 , 她把厨房放在了顶楼 , 而菜的口味也被分为了微辣、麻辣、香辣等口味 。
开业当天 , 整条街道便人满为患 , “锦江小餐”从此一举成名 。
每天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 常常是门庭若市 , 好不热闹 。
当时青帮大佬杜月笙有次来吃饭 , 排了很久的队都没有排上 , 气得他跟服务员说:“给你们老板捎个话 , 让她快点扩充店面 , 我给她投资 。 ”
既然青帮大佬都发话了 , 董竹君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
于是在杜月笙的帮助下 , 董竹君扩充了店面 , 并正式将饭店改名为“锦江川菜馆” 。
不过 , 董竹君当初开店的原因并不只是为了全家人的生计 , 也是为了资助共产党的事业 。
当初郭沫若回国时 , 为了不暴露他的身份 , 董竹君让人给他送了一个月的饭 。
并且为了有一个更为隐蔽的联络站 , 她再次投资一千多万元 , 开办了“锦江茶室” 。
一名女子 , 不仅有着非凡的远见和卓识 , 而且极具爱国情怀 , 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 。
上海解放后 , 董竹君就把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并 , 称为锦江饭店 , 并把锦江饭店上交给国家 , 用来招待中外宾客 。
此后 , 锦江饭店接待过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 , 尼克松总统、撒切尔夫人也都到过锦江饭店休息 。
本以为自己的使命结束 , 可以安度晚年的时候 , 董竹君再次经历了人生中的另一场浩劫 。
1966年的一天 , 董竹君被几个不速之客带到了监狱 , 他们污蔑董竹君是“反革命” , 在当时的情况下 , 董竹君很难为自己辩解 。
推荐阅读
- 孩子患病,媳妇躲回娘家,男子找上门遭丈母娘拿扫帚撵:扔了算了
- 为了保护女儿,母亲犯下惊天大案,男子被烧成焦炭,身份不可思议
- 母女争夺百万遗产,法庭上女儿破口大骂,怒扇母亲耳光
- 上海男子被双胞胎姐妹左右抱住,现女友在一旁无奈落泪
- 年度最强骗子!骗1个亿豪车和6个亿私人飞机,网友:真是个人才
- 通缉犯大胆藏上海,一无所有成亿万富翁,被捕时请求用3000万赎罪
- 史上最厚颜小舅子威胁姐夫
- 东北女孩来上海吃喜酒,随500块钱,菜端上桌,网友: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