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巧的是 , 玉冰的生日就在这期教培期间 , 更巧的是在2017年初 , 玉冰曾立过一个flag , 要学瑜伽200小时教培 , 因为她想了解到底什么是瑜伽 。 那时 , 听到朋友的推荐 , 都没仔细了解课程内容 , 授课老师这些细节 , 她就决定前往印度参加进修了 。 有时 , 人生中的决定是需要一些果断与勇敢的 。
玉冰回忆起在印度1个月的教培体验 , 可谓充实又挑战 。 第一周对她而言 , 更是难上加难 。 悉瓦南达瑜伽的主课是哲学课 , 老师上课会用英文或梵文授课 , 班上只有她一名中国学生 , 也没有配备中文翻译 。
哲学 , 本就是一门有点晦涩难懂的学科 , 往往讲课的内容远超过字面意思 。 最开始的几天 , 她一度学习学到想哭 , 但这些挑战没有打倒她 。 下课后 , 她会找老师和同学“开小灶” , 恶补哲学相关的知识 。 正是这样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 她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 。
期间 , 赶上了玉冰的生日 , 老师和同学们都来祝福她 , 她觉得自己有被关照到 。 “当一个人经历最困难的时刻 , 情绪低落时 , 感觉到被关照 , 还挺好的 。 ”
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悉瓦南达瑜伽创始人Swami Sivananda是印度一位备受世人尊敬的大师 , 从医生到瑜伽士 , 他的一生都在帮助人们脱离身体和心灵的病痛 。 他提出真正的瑜伽是服务(Serve)、奉爱(Love)、给予(Give)、净化(Purify)、冥想(Meditate)、觉悟(Realize) 。
Swami Sivananda的弟子Swami Vishunudevananda也是将瑜伽传播到西方的重要人物 , 他创办了悉瓦南达瑜伽教培体系(TTC) , 至今已传承体系59年 , 瑜伽五要 , 即恰当的运动、恰当的呼吸、恰当的放松、恰当的饮食 , 正面的思想和冥想是如今悉瓦南达瑜伽教培的核心要义 。
在印度学习时 , 每天早上 , 玉冰要在5点钟起床 , 5:30-6:30进行冥想、唱诵以及与老师的对谈 。 之后是早茶时间 , 她可以稍作调整 , 随之而来的是两个半小时的体式练习 。 然后才是当天第一顿饭 , 早午饭过后是行动瑜伽 , 她和其他学员要整理教室、打扫厕所等 , 再之后是主课吠檀多哲学课 , 同时还有印度典籍《薄伽梵歌》的学习以及练习唱诵等 。 下午 , 同样也有两个半小时的体式练习 , 之后是晚餐 , 每天晚上以冥想唱诵结束 。 这样的日程安排相对密集 , 她几乎没有时间看手机 。 一旦有空 , 她就会回到宿舍休息片刻 。
除了常规的课程之外 , 每周六晚上还会安排才艺秀 , 学员们会表演各自擅长的节目 , 很欢乐 , 而每周日则是大家的休息日 。 有时 , 老师会带着学员们到周边徒步 , 比如做恒河一日游的体验 。
悉瓦南达瑜伽很讲究仪式 , 除去开学和结业 , 玉冰当时参加了五场仪式 。 起初 , 她对这样的仪式没有任何感知 , 经常会犯困 , 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复杂的步骤 , 更无法想象这仪式背后的意义所在 。 到后来 , 她竟然有点触动了 , 感受到这些仪式是一种无形能量的传递 。
大家对能量的感受会因人而异 , 但多少都会被共同创造的能量场所影响 , 有些人当晚可能难以入眠 , 有些人可能有一种被释放的感觉 。
参加完悉瓦南达瑜伽200小时教师培训 , 玉冰对瑜伽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 “瑜伽不再只是身体的锻炼 ,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 并且它影响了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 。 ”
曾经 , 玉冰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 , 她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支撑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但一直无法抉择 。 瑜伽教培课上 , 她接触到了吠檀多哲学 , 一下子就不再纠结了 。 “吠檀多哲学的核心要义是非二元论 , 对我的影响很大 , 重塑了我的人生观 。 我们的为人处事、生活选择、工作状态 , 都会基于意识的基础认知 , 这一套瑜伽体系成功帮助我建立了一个适合当下的基础认知 。 ”于是 , 她也就不再需要选择宗教信仰了 。
悉瓦南达瑜伽流派较为温和 , 不会对学员有很多硬性的要求 , 按照玉冰的介绍 , 它不像阿斯汤加瑜伽一样一周要练习六天 , 也不会像艾扬格瑜伽一样追求精准正位 , 老师不会要求学员每天做什么练习 , 教培后的日常生活 , 大部分都是靠自觉和自我领悟 。 因此 , 她练习瑜伽体式相对随意 , 可能一周一次 , 更多时候她会去体验和经历生活 , 持续观察自我认知与生活习惯 。
在玉冰眼中 ,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功课就是修行 , 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避讳的 , 无论是外卖小哥、资深教授、商业人士 , 无论他们是否练习瑜伽 , 只不过很多人意识不到 , 而修行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 。 “瑜伽是其中的一种途径 , 有些人选择基督教 , 有些人选择佛教 , 有些人会用艺术 , 有些人会用做饭去修行 , 说白了 , 就是一个认识自己 , 认识世界 , 让自己活得更明白的过程 。 ”
推荐阅读
- 旅行|三万人民币在日本自由行能游玩多少天?
- 漓江|玉溪旅游人气旺 7月迎客364.72万人次
- 退休金|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面积比肩故宫,被称“地下皇宫”
- 乌克兰|乌克兰一日游?外国人开始“作死”,旅游公司:不保证100%安全
- 重庆|重庆一座开发过剩的小镇,豪华酒店布满山间,却很少有人入住
- 三亚|疫情下的跟团游有多不靠谱?起得比鸡还早,烈日下排队等半天
- 西双版纳|距北京85公里,藏着一景区,三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87%,景色美
- 西藏|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317 遇见西藏丁青县布托湖 遇见藏族尼达加夏一家
- 云南|一起去旅游,碰到一个处处算计占便宜的朋友,你们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