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月球起源 ,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 瑞士科学家表示 , 月球表面岩石继承了地球地幔中的氦和氖等惰性气体 。 这一发现进一步强化了目前流行的“巨大撞击”理论 , 该理论假设月球是由地球与另一个天体的大规模碰撞形成的 。
【瑞士在月球陨石中发现了氦和氖,进一步支持了月球撞击起源论】瑞士科学家们分析了从NASA获得的从南极收集的月球陨石样本 , 一共六个 。 陨石由玄武岩组成 , 当岩浆从月球内部涌出并迅速冷却时形成 。 它们在形成后被额外的玄武岩层覆盖 , 从而保护岩石免受宇宙射线 , 特别是太阳风粒子的影响 。
科学家们解释说 , 在早期月球熔岩冷却过程中会出现月球玻璃颗粒 , 而玻璃粒子保留了太阳气体的化学指纹 , 也就是同位素特征 , 这也是瑞士科学家们本次最重要的发现——来自月球内部的氦和氖 , 他们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月球继承了地球固有的惰性气体 。
在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情况下 , 小行星不断地撞击月球表面 。 这需要高能量的撞击才能将陨石从熔岩流的中间层喷出 , 类似于广袤的平原 , 最终形成了月海 , 而被撞击到空中的这些岩石碎片以陨石的形式到达了地球 ,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
利用瑞士团队的一个仪器 , 科学家们测量了陨石中的亚毫米玻璃颗粒 , 并排除太阳风作为检测气体的来源 。 他们检测到的氦和氖的丰度远高于预期 。 这个仪器非常灵敏 , 事实上 , 它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探测到如此低浓度氦和氖的仪器 。 它被用来探测Murchison陨石中70亿年前颗粒中的惰性气体 , 这是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固体物质 。
推荐阅读
- 月球背后“秘密”揭开,看我国卫星传回的照片,难怪霍金多次警告
- 太阳直径为月球的400倍,距离也是400倍,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
- NASA发现火星还“活着”?火星存在生命体?火星人存活在地底下?
- 海洋中的神奇的生物,探秘海龟的成长过程
- 氙灯耐气候试验箱可以模拟的环境
- 传说中的“广寒宫”已被科学家证实!其实古人早已经识破
- 站在月球上,内心顿时升起一阵恐惧!他们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东西
- 格陵兰冰川惊现“宝贝”?全球富翁集体去寻宝,下面埋藏着什么秘密
- 证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还知之甚少的8个科学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