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在关中路上 , 有被称为“东府”和“西府”的地方 。在人们的印象中 , “西府”一般指今天的宝鸡地区;而“东府”指的是今天的渭南地区 。事实上 , 在历史上 , “东府”和“西府”之间还有另一座“京兆府” , 逐渐成为后来的“Xi安府” 。三府分立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西汉初年 , 关中属于都城 , 由京官赵胤、左凤仪、游扶风三人治理 。当时首都在长安 。东汉末年 , 在魏初 , 京兆改为京兆县 , 左凤仪改为凤仪县 , 右扶风改为扶风县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到了唐代 , 荆对长安各郡拥有专属管辖权 , 核心区域为长安、户县、蓝田、咸阳、礼泉、三原、泾阳、溧阳、高陵、(今临潼)、晋城(今兴平)、阜平、武功、沂水(今周初)等地 。左毅治关中东部诸郡;游夫峰的辖区大概在今关中秦岭以北 , 胡艺、咸阳、旬邑以西 。东汉时期 , 游扶风治从长安迁到李坏(今兴平东南) 。后世的行政区划虽有变化 , 管辖区域偶有变化 , 但大体格局并未改变 。唐代有京兆、凤翔、德兴三家 。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 , 关中仍分为通州、凤翔和Xi三个部分 。清朝同治年间的陕西巡抚刘荣曾称赞这片土地 , 说:“xi安通州凤翔三府 , 最肥沃的土地 , 古称陆海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在今天的关中大地上 , 渭河沿岸的几个城市 , 西部的宝鸡 , 中部的Xi安 , 东部的渭南 , 构成了关中的三大中心 。“三家”格局没有改变 。
历史上 , 上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区) 。民国时期 , 铁路陇海线经过宝鸡 , 行政中心从凤翔迁到今天的宝鸡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西府是周秦的发祥地 , 留下了大量先秦文物 , “青铜器之乡” 。晚清“海三宝”大丁可、大丁羽、毛丁公 , 均出土于祈福扶风一带 。西府也是“民间工艺之乡” , 宝鸡社火脸书、剪纸、木刻年画、泥塑和草编是西府民间工艺的代表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伏尼苏
也是美食家的天堂 , 中国小吃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岐山臊子面闻名全国 , 也是陕西的一张名片 。凤翔的豆腐包、西府拉面、切筋、岐山擀面、面皮夹馍、肉夹馍、乐和等美味小吃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凤翔豆花泡馍
西府也是秦腔的发源地 , 秦腔是关中人的精神支柱 , 从老到少都能哼上几句 。秦腔起源于西周 , 起源于岐山、凤翔 , 成熟于秦代 。
新中国成立后 , 因流行于关西、西府 , 故得名“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的传统剧种有1000多种 , 但是没有留下剧本 , 只有艺术家口头流传下来 , 所以很多都失传了 。解放前夕 , 西路秦腔发展起来 。由于中路秦腔的不断发展 , 对西路秦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演员们一个接一个改唱中路秦腔 , 把中路秦腔融入其中 。著名的秦腔演员任哲中 , 吸收了西路秦腔的唱法 , 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派”唱法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1958年后 , 西府秦腔没有正式的阶级社会 , 幸存的老艺术家全部回乡改行 。至此 , 中秦腔取代了西秦腔 , 在西府各地流行开来 。
相声演员苗阜说:“妮娜妮娜 , 风浪太大了!”把西府方言推向全国 。西府是周秦的发祥地 , 文化底蕴丰厚 , 语言中有许多古语 。今天 , 宝鸡当地的西府话保留了古老的浓重口音 。它们分别是(西埂 , 西府话读hà)、坐(祖埂 , 西府话读cuo)、白(白(白 , 西府话读péi)、猪(ZH)、西府话读支、通鼻)、如(rú , 西府话读rí)和走( 。西府话大概是最接近秦州雅韵的了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相声演员苗生
宝鸡市三区九县 , 咸阳市西部 。除甘肃平凉庄浪、静宁县外 , 庆阳除宁县、正宁县外 , 均属西府话 。
“三府”最早的行政机构在长安 。东汉时 , 游扶风的行署迁至李坏(今兴平东南) , 游扶风的历史与今天扶风县的名称无关 。东汉左毅迁到高陵 , 三国时期又迁到临晋(今大理) , 辖临晋、合阳、夏阳(今韩城)、崇泉(今蒲城)、包师语(今白水)、夏云(今河北临渭区)、涟邵(今临渭区北)、杨频(今阜平) 。京兆府后改为Xi安府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关中路上有一句顺口溜:“吊浦城、野渭南、无理大荔县” , 指的是东府三县 。其实后人曲解了这句话 。“吊浦城”不是因为浦城人桀骜不驯 , 而是因为浦城南北长 , 东西窄 , 而陕西方言称之为“吊浦” , 流传下来就成了“吊浦城” 。而“野渭南”并不是说渭南人爱野 , 而是说渭南地域辽阔 , 而且是一望无际的袁野自坡 。故称“野渭南”;“不合理的大荔县”是因为大荔县的道路和小路交织在一起 , 差异太多 , 所以在回答别人的问路时 , 并没有谈及有多少条路 。真实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这也显示了东府人的豁达、幽默和率直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东福地图
东府自古以来就有着彪悍的民俗 。历史上有很多有才华的官员 , 比如写这个字的仓颉 , 司马迁 , 九生杜康 , 寇准 , 六国秦将王建 , 唐朝的郭子仪等等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 清末民国时期的关中人大多来自东府 。比如辛亥革命时期 , 仅蒲城县就有多达56名党员 。约占全省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井武木 , 浦城人 , 被孙中山誉为“西北革命的顶梁柱” 。后来 , Xi的一座新城门以景武穆先生的名字命名 。李、景越秀、寇雅、李天佐等 。都是当时陕西的著名人物 。于右任先生称之为“一家四口两对革命党”的李钟特、李、李月枝、父子 , 都是东府浦城人 。其中 , 李仪祉先生规划建设了“关中八惠” 。发动Xi事变的杨虎城将军 , 也是东府浦城人 。他们大胆、豁达、沉重、坚毅 。东府地域文化的特点造就了这些典型的侠义血性秦人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Xi城墙上的武门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东府式小吃和土特产也颇具特色 。如蒲城的椽子馒头、大理的手肘、蜜瓜轮、大理的西瓜、渭南的馒头、富平的郭琼糖、太后饼、潼关的咸菜等 。都很久以前就出名了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成椽头正莫
政府南面靠近秦岭 , 东面靠近黄河 。在历史的多次民族融合中 ,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 。比如戏曲发展丰富多彩 , 如合阳班轮戏、富平阿府戏、大理通州梆子、花县万顷强、华阴番户、老腔戏等 。关中戏曲种类之多 , 首屈一指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杨弦腔木偶戏
花县的花花墨、蒲城的土花布、合阳的花棉、澄城的刺绣、二花的皮影戏制作等 。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
韩城的行军鼓、合阳的锣鼓、富平的旧鼓、华阴的平原鼓、浦城的扁担火、潼关的古战舰等 。都是精彩的作品 。华阴老腔在京热播后 , 韩城顾航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成功亮相 , 引起了海内外关冬冬政府文化的关注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顾航韩城
有人曾说:“关东府的每一片黄土 , 都蕴含着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的基因” , 体现了东方府厚重的文化积淀 。我觉得东府可以承受这样的赞誉 。
在关中 , 人们总是说东府和西府是有区别的 , 往往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Xi安府 。
清朝和民国时期 , Xi安州辖15个县 , 一个散州 , 一个散厅:长安县、咸宁县(今合并为长安区)、临潼县、高陵县、蓝田县、户县(今胡邑区)、胡艺县(今周至县)、咸阳县(今咸阳市)、兴平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三个都道府县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 , 尤其是Xi安州 。渭南县建立渭南市 , 富平县划归渭南市管辖 。咸阳县升格为地级市 , 礼泉县、三原县、泾阳县、兴平县划归咸阳市管辖 , 潼关县升格为铜川市 , 耀州成为耀县 , 由铜川市管辖 。孝义堂和宁陕堂也取材于Xi安府 。这就是今天三国政府的格局 。虽然Xi安州已经分裂 , 但就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而言 , 它从未分离过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周国奎
关中路上还有两个州 , 一个是西府的干州 , 一个是东府的爱荷华州 。赣州属直隶 , 化州属三州 。
明朝有两个国家 , 直隶和三州 。利州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 , 与政府同级(相当于地级市);三州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 , 相当于县级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西安酸汤挂面
清代 , 行政区划的州和府分为直隶府和直隶厅 。其中 , 直隶州是统治人口多、事务复杂的州 。就编制而言 , 直隶州与政府处于同一级别 , 所辖官员如周知、周统、周鼎等都与政府处于同一级别 。上世纪90年代 , 清朝灭亡后 , 这一制度被废除 。
赣州就是今天的赣县 , 是咸阳市管辖的一个县 。明初 , 赣州辖永寿县、武功县、礼泉县三县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 , 礼泉县划归Xi安州 。赣州一直管辖两个县 , 直到民国时期被废除 , 改为赣县 , 属于关中路 , 不再管辖永寿县和武功县 。除了举世闻名的唐高宗武则天赣县陵 , 赣县还有“锅盔、挂面、酥脆、豆腐脑”四大奇珍异宝 。如果去赣县 , 别忘了尝尝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县城豆腐
清代雍正三年(1725年)以前 , 华州属陕西Xi安州;雍正三年 , 华州升为直隶州 , 辖蒲城、华阴、潼关三县 。乾隆元年(1736年)以后 , 化州不再领县 , 而降为三州 , 属陕西尚同路管辖 , 州府(今大荔县)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华华墨
民国年间 , 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 , 华州改属华县 , 隶陕西关中路 。民国十六年(1927年) , 这条路被完全拆除 , 转移到陕西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 隶属于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署(位于今大荔县) 。民国31年(1948年)8月 , 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署在滑县设立 , 辖滑县、华阴、潼关、渭南、临潼、蓝田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华华墨
1949年5月以后 , 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区行政督察署 。1950年5月 , 分配到陕西省渭南区专员办工作 。1956年10月 , 专员公署撤销 , 滑县划归陕西省 。1959年1月 , 华县与渭南、华阴、潼关合并 , 称渭南县 。原滑县分为化州、高唐、金堆三个人民公社 。1961年9月 , 华县建制恢复 , 隶属于重新设立的渭南专员公署 。1968年 , 渭南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隶属渭南地区行政公署 。2016年1月 , 滑县撤县 , 成为渭南市化州区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华华墨
华州也因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的关中大地震而被历史铭记 , 此次地震造成83万人死亡 。它被称为“爱荷华大地震”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文章插图

至此 , 关中路三府二州的前世就此结束 。不管你是住在西府还是东府 , 还是在东府西府中间 , 最终我们都成为关中人 。一条渭河把我们串联在一起 。
【青铜器之乡是在哪里 青铜器之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