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猪价已经触底,二季度能否回暖?

一季度猪价已经触底,二季度能否回暖?


一季度猪价已经触底,二季度能否回暖?

文章插图

今年肥猪价格一直持续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监测,3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猪肉价格每公斤42.53元,连续10周下降,同比下降23.7% 。现在已经是4月10日,一些地方肥猪价格已经跌破每斤10元,接近了生产成本,养猪利润越来越薄 。二季度能否回暖呢?


猪肉是国人主要的肉食品,一季度主要是进入漫长的猪肉消费淡季,各个地方猪肉的销售量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由于防控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需要,人们减少外出,旅游业和餐饮业停止营业,旅游业和餐饮业是猪肉消费的主体,这样,猪肉的销售量减少,生产的猪肉供大于求,造成价格持续下跌 。任何物资是有涨就会有下跌,2019年八月份后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猪肉价格暴涨达到历史最高值,已经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由于肥猪严重缺乏,造成去年猪肉价格在高价位上长期运行,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现在国内生猪养殖饲料已经得到了恢复,不缺肥猪了 。

【一季度猪价已经触底,二季度能否回暖?】

二季度猪肉消费量会逐渐回升,一是春节已经一个多月了,人们在春节前准备的腊肉、腊肠或者坛子肉已经消耗差不多了,需要购买一定的新鲜猪肉 。二是4月份后到了春耕大忙季节,现在农村农业生产都是相互帮助,每天的工作是非常劳累的,因此,每天的肉食品必须保证,猪肉的消费量是会增加 。三是人们在室内居住了很长时间,现在春暖花开,气候温暖 。人们都不约而同外出踏青,外出在近处旅游也带动了餐饮业的恢复 。目前这三个因素可以增加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只要消费量增加,价格就会逐渐回升 。二季度的节日有清明节和端午节可以使猪价回暖 。由于二季度逐渐进入炎热潮湿气候,猪肉的消费量增加幅度不大,只有到了中秋节才是猪价回暖的开始 。


传统习惯上,一般在春节后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养猪人都要注意减少这段时间出栏肥猪的,因为这段时间肥猪价格是一年中价格最低的季节 。因此,能够出栏的肥猪数量不多,养猪人前段时间匆忙大量出栏肥猪,所剩肥猪数量有限,肥猪价格的回升希望是非常大的 。现在出栏的肥猪是在去年9—10月份开始育肥的,去年9月份后肥猪价格开始持续下降,老养殖户在肥猪价格持续下降时增加养殖数量的比较少,养殖多的是新投资养猪的养殖企业,因此,在二季度由于能够出栏的肥猪数量有限,肥猪价格就可能止降回升,机率是非常大的,但是价格很难达到暴涨等级,也就是恢复到每斤猪肉价在20元左右徘徊 。

其他网友观点

自2021年初至今,国内生猪价格大有跌跌不休之势 。截至目前,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已经跌至10.42元/吨,较3月底下跌1.87元,跌幅15.2% 。距离年初,由37.06元/公斤跌至21.15元/公斤,累计下跌15.91元/公斤,跌幅42.93% 。与此同时,4月1日起,我国开始逐步限制活猪调运,各地也相继推出生猪调运新规 。预计4月份猪价仍呈现下滑走势,幅度在3.0-4.0元/公斤,全国均价将跌至19.1-19.4元/公斤 。5-6月份随着肥猪消化完毕,猪价有上涨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