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为例 , 它在这些年间就在不断“南移”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认知中的那类沙漠 , 已经占到了陆地总面积的20%左右 。
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32万平方千米
因此要是这些沙漠地区全都变成了我们期待中的森林 , 每年的固碳量和氧气排放量将骤升 , 而这种情况人类不仅难以适应 , 甚至说是无法承受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 , 虽然我们总认为氧气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 但是氧气也不是越多越好 。 目前大气当中的含氧量大约为21%左右 , 这种占比对我们来说刚刚好 。
如果沙漠全都变成森林 , 那么大气含氧量将会提升 , 如果数值超过了35%时 , 一场由于氧气过于充足的“灾难”就将发生 。
大气层中的气体比例示意图
咱们以原始森林最为繁茂的石炭纪为例 , 这一时期地球大陆上遍布着树木与沼泽 , 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宁静祥和” 。 但是由于大气含氧量太多 , 树木又扎堆儿生活 , 所以一点小火星儿就能够引发多年都未熄灭的大火 。
这场大火直接造成了石炭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 当然也是地质史上著名的“成煤期” 。
生物大灭绝及全球性环境对应关系图
可见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全都变成森林 , 那么这种恐怖的森林火灾可能会再度上演 。 人类现在面对大型山火都显得束手无策 , 到时候这种规模的森林火灾发生之后 , 我们可能只能等待着成为“烧烤”了 。
其次人类的身体不能适应氧含量如此超标的世界 , 因为这会引发“氧气中毒” 。 许多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在到了低海拔地区都会出现“醉氧”症状 , 到时候人类估计还是要带着呼吸机生活了 , 不过这次不是为了“吸氧” , 而是“避氧” 。
醉氧也称“低原反应”
最后就是当森林变大 , 就意味着森林中的某些动物将崛起 。
比如石炭纪也被称为“巨虫时代” , 由于氧气的充足 , 昆虫的体型在那时都超级加倍 , 像翼展超过0.5米的巨型蜻蜓、长达1米的鞋子甚至蜉蝣的翼展都能达到0.4米 。
石炭纪时期的构想图
到时候 , 还在“醉氧”的人类不仅要解决生理机制上的限制 , 还要和“巨虫”搏斗 , 很难说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未来是否真的会被“虫族”统治 。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就明白了 , 为什么科学家认为把沙漠全部改造成森林的后果是人类难以承受的 。 当然 , 除了以上这些要面对的问题以外 , 还有重要的一点 , 就是沙漠并不是“一无是处” , 它对人类还是非常重要的 。
遍布黄沙的沙漠
沙漠其实也很重要人类早早就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 , 意识到了这世界上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 同样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乃至生态系统也是 。
沙漠虽然一度被评为地球上最恶劣的地方 , 但是在这之中其实依旧生活着不少生物 , 有着完善的生态系统 。
如果说人类将沙漠改造成了森林 , 这些生活在沙漠系统当中的动物又该何去何从呢?
沙漠中的生态系统示意图
其实人类最该放下的就是造物主心态 , 不要随意地去插手生态圈的事情 , 顺其自然对这些动物才是最公平的 。
此外 , 别看沙漠表面上无所作为 , 其实它也在参与地球的物质循环 , 甚至沙漠本身也有着一定的“固碳”功能 。 只不过我们总是更关注沙漠带来的不良影响 , 而忽视了它存在的意义 。
更重要的是 , 沙漠是人类重要的“能源聚宝盆” , 过去沙漠中的石油、天然气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 如今在新一次能源革命即将到来的情况下 , 沙漠再度展现了它不俗的实力 , 因为这里同时拥有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 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关键 。
沙漠地区多产石油
值得一提的是 , 以沙漠目前的广阔程度来看 , 人类想要把沙漠全都改造成森林也是痴心妄想 , 毕竟和“自然之力”相比我们还是太渺小了 。
从沙漠的扩大和森林的消亡当中 , 我们该体悟到的不应是将谁彻底去除 , 而是要看到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 , 做到“顺势而行” 。
沙漠也是生态中很重要的一环
因此 , 在可控的范围内 , 还是要将不断扩大的沙漠进行细微改造的 , 不仅要植树造林 , 也要注意不能过度放牧、开垦 。 做完这些 , 我们还要学会去欣赏沙漠的独特之美 , 毕竟如果未来“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之景再也看不到 , 岂不是很令人遗憾吗?
推荐阅读
- 人类文明升级的能量来自哪里,需要建设戴森球,依赖太阳辐射吗?
- 地球怎么了?重庆地表最高温81℃江苏72℃!人类最担心的或将发生
- 爱因斯坦如此聪明,怎么3个孩子里,2个都有精神疾病?
- 神秘人爆料,地球上生存200多种外星人,列举出8种的外貌特征
- 加拿大南部夜空出现神秘光带,科学家:理论尚无法解释
- 这个实验引发轰动:科学家把癌细胞注射进健康人体内,结果有点意外
- 关于反物质,你可能不知道的四件事
- 杨振宁,不可多得的全才
- 72秒钟的电磁波,很有可能是外星人?科学家:人类必须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