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空杆有什么危害?有哪些防防治措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
首先玉米空杆病是指玉米无穗或有穗无粒的现象,秃尖是指果穗上部不结实 。空秆和秃尖在玉米生产中较为常见,特别是灾害年份尤为严重,甚至成为减产的主要因素 。大家都知道选用一个好的品种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的关键和基础 。
所以农民朋友会认为玉米空秆是种子没选好的缘故,这种说法科学吗?让我们一起了解到底什么是玉米空杆病,玉米空杆病发病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文章插图
玉米空杆病的常见危害症状解析:
玉米空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玉米杆上根本没有果穗,是先天不育株,群众称之为“公玉米”,比较少见 。另一种类型是茎秆上有果穗,但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使玉米在雄穗抽出后,雌穗迟迟不伸苞叶,不吐花丝,果穗不能发育增大,果穗变小,不结或少结籽粒,也叫雌穗滞育株 。
一、造成玉米空秆病的主要原因:
【玉米空杆有什么危害?有哪些防防治措施?】玉米空杆病是一种生理病害,是受环境原因影响,雌穗发育受阻造成果穗不能形成或者过小 。影响发病的因素如下:

文章插图
1、阴雨天气影响玉米授粉季节正是雨季,关键时期遇到连续雨淋,是玉米雌穗无法受粉造成空秆的重要原因 。
2、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多玉米拔节后,正值雌穗分化时期,此时田内积水,土壤缺氧,玉米根部的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就会影响玉米雌穗的正常发育,产生空杆 。相反,如果此时土壤水分不足,肥效不能正常发挥,营养供应不上,则根系弱小,光合作用能力不强,雌雄穗不仅发育不良,而且不同步,雌穗发育过晚不能正常受粉造成空秆 。这几年我市玉米拔节时正值雨季,有的田中积水严重,极易造成空杆 。
3、光照不足种植密度过大,相互遮阴,光照不足会降低植株光合作用能力,造成养料输送不均衡,果穗发育受到影响,就会出现空杆 。中稀密度品种一般植株高大,茎杆粗壮,叶片肥厚,若过度密植容易造成光照不足导致空杆病害发生 。这几年秋季我市连阴雨天较多,光合作用不足,是导致营养不良造成空杆的重要原因 。
4、施肥不平衡偏施氮肥,磷钾营养不足,造成雌穗生长营养不足,雌穗发育受阻,易引起空杆 。或者前期施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阻,也易引起空杆 。聊城市有些地方习惯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偏施氮肥,不注意补充磷和钾,容易导致营养元素的不平衡 。
5、多因素综合作用,玉米生长发育受播种时间、密度、水肥条件、光照、病虫害、种植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只有在敏感时期受到关键因素的危害才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杆现象 。

文章插图
三、玉米空杆病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因为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控制该病的发生时也应从多方面入手 。采用综合控制措施,可较好的控制玉米空杆病的发生,空杆率降到1%以下 。
1、合理密植稀植品种密度过大容易引起空杆,密植品种密度不足影响产量,要根据品种特性,严格按品种说明选择适宜密度留苗 。
2、合理灌排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及时旱浇涝排,特别是拔节孕穗期要控制好玉米田墒情 。
3、科学施肥氮磷钾按比例合理运用,苗肥以磷钾为主,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2~15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10~12公斤,以利于苗壮苗旺;氮肥主要用在拔节期,每亩施用20~30公斤 。
4、综合防治连续阴雨连绵的天气要人工授粉;适当多施磷钾肥;采取化学药剂措施防止好病虫害;及早喷施矮壮素、助壮素或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株高等等 。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可大大减少空杆病害的发生 。

文章插图
玉米空杆病害经常被农民朋友误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其实这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生理病害现象,采取适当措施可减轻或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
其他网友观点大家好,我是农艺师老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看法 。
玉米空杆,农民称“公子杆苞谷”,是指玉米植株不结穗,或有穗不结实或不能长大的现象 。除先天性不育外,还有后天不育型,即植株上有效的雌穗不出花丝,不结籽粒 。

文章插图
玉米空杆的原因
①密度过大 。植株过早封行,结果穗的功能叶片受荫蔽光照不足,缺乏营养,造成植株个体发育差,是空杆的主要原因 。一般密度越大,空杆率越高 。
②营养失调 。其一是营养不足,导致玉米发育不良,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对养分的需求,空秆缺粒增加 。其二是肥料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搭配不合理,致使玉米空秆率增高 。
③粗放管理 。整地粗放,影响播种质量,造成大苗欺小苗,弱株很难结实,增加空杆 。此外播种不及时、杂草危害、排灌不好等也易造成空杆 。
④气候影响 。干旱、低温、狂风、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都会造成玉米空杆 。
⑤生理因素 。如玉米雄穗生长势强,雌穗发育过晚 。当外部环境异变时,雄穗对雌穗的生长发育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致使雌雄花期不遇,影响授粉而增加空杆 。
⑥病虫危害 。各种病虫危害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蚜虫和玉米螟虫,在玉米抽穗时爆发,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开花授粉,造成空杆 。

文章插图
玉米空杆的防治措施选用良种 。不同的玉米杂交种其遗传特性不同,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用抗病、抗虫、抗逆及适应性强的品种种植,以减少空秆的发生 。改良土壤 。精细整地,做到上松下实无明暗坷垃,并结合增施有机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以增强其对外部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合理密植 。一般紧凑型品种易密、平展型品种宜稀,肥地宜密,薄地宜稀 。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空杆率 。合理调控肥水 。应大力普及推广玉米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科学配比,满足其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全面需求 。科学管控肥水,促进果穗的正常发育,减少空秆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播种后及时查苗催芽补种,适时间苗、定苗、去弱留壮,控大促小,及时中耕除草、培土,适时化控去雄,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使植株匀壮,减少空杆 。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间,若遇高温、阴雨、无风等不利天气,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防治病虫草害 。在玉米的生育期间,应着重加强对玉米螟虫、蓟马、粘虫、叶斑病的防治(各地病虫发生情况不一、应各有侧重、不应照搬),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其与玉米争光、争水、争肥,使玉米生长发育不良造成空杆 。

文章插图
我是农艺师老陈,以上是我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
其他网友观点玉米空杆会容易倒伏,叶子过早干枯,降低产量 。
具体的防治措施:
一,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 。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能高产 。
二,加强苗期管理,玉米出苗后,水肥必须跟上,施足基肥的同时,化肥也必充足,并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苗壮苗旺 。
三,后期管理也不能忽视,玉米抽穗期

文章插图
,不能太干旱,因为此时玉米需要大量的水分,过份干旱很容易导致空杆 。
四,,阴雨连绵,雨量过大,地里杂草丛生,植株密度过大,光照差等原因也容易造成空杆 。
推荐阅读
- 听说洋槐花只有北方人吃,南方是没槐树吗?
- 室里养些什么花,有利于人的健康?
- 为什么有人觉得养羊比养猪挣钱,原因何在?
- 农村庭院栽培花卉常用的肥有哪些种类?怎样施用?
- 家庭居室陈设的盆栽花卉有哪些?管护要注意些什么?
- 有机肥怎么使用?
- 马肉能吃吗?吃了会有坏处吗?
- 农村常种植的“小春作物”有哪些?
- 中医能治疗狂犬病吗?有什么证据或案例吗?
- 农村水田里出现水锈,有什么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