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丹寨旅游小镇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体验于一体 。 将丹寨县内的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引入小镇 , 对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传承和弘扬 。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是万达集团包县精准扶贫的重大创新 , 将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 , 借助万达商业开发和运营优势 , 将其打造成贵州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
万达丹寨旅游小镇和辐射周边的老城区及卡拉村、龙泉山、高要梯田等旅游景点 , 与以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的教育产业基地共同构建了“丹寨新城中心” , 为推动丹寨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
丹寨县 , 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地处东经107°44′-108°08′、北纬26°05′-26°26′之间 ,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 东与雷山县接壤 , 南靠三都水族自治县 , 西与都匀市、麻江县交界 , 北抵凯里市 。 全县辖3镇4乡1个国营农场 , 县境内多民族聚居 , 有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等21个少数民族 。
【慕田峪长城|郭进拴|游丹寨小镇】国土面积940平方公里 , 总人口17.2万人(2013年) 。 丹寨县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口头经典“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七个项目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2012年 , 获中国“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 丹寨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 山地气候特征明显 , 分为温暖、暖和、温凉、冷凉4个气候亚区 。 四季分明 , 夏无酷热 , 冬无严寒 , 夏季均温21.0~36℃ , 冬季均温2.0~7.0℃ , 年平均气温12.6~17.2℃ , 无霜期228~283天 。 平均降水量1259.7~1508.4毫米 , 为贵州省多雨县份之一 , 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 。
由于住在锦鸡广场的聚福林客栈 , 锦鸡广场成为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广场 , 这个广场的设计灵感来自苗族的锦鸡舞 。 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传统舞蹈 , 主要流行于苗族的一个支系-锦鸡苗族 , 锦鸡苗族通常喜穿锦鸡服饰 , 分布在丹寨和雷山的一部分地区 。 在芦笙伴奏下 , 身着锦鸡服饰的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 , 舞者步履轻盈 , 酷似锦鸡在行乐觅食 。 锦鸡舞象征凤凰来仪 , 有吉祥的征兆 , 体现了苗族妇女祈求民族富足的虔诚场面 。 锦鸡广场的地面有个用花纹围成的大圆圈 , 晚上的篝火晚会在圆圈范围举行 。 地面上的纹样提取自锦鸡旗上的纹路和元素 , 广场周边的皮鼓和阙楼上同样描绘有锦鸡图案 。
每逢重大节庆 , 当地少数民族会和游客们一起 , 围着火盆转圈起舞 , 同时也会登上锦鸡广场的阙楼击鼓欢庆 。 丹寨万达小镇不仅是一个文旅小镇 , 更是一个社会扶贫项目秋收过后 , 正是贵州丹寨一年一度地“吃新节” , 10月26日 , 被誉为“中国最长饭局”的第三届丹寨万人长桌宴 , 和着当地传统节日 “吃新节”的欢快气氛 ,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丹寨万达小镇如期举行 。 在万达小镇的牛霸天下斗牛场 , 每天下午三点都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斗牛表演 。
每场斗牛表演开始之前 , 都会有关于苗寨斗牛的起源和文化 , 小小的一场演出 , 折射出的是千百年的历史 。
斗牛开始前 , 每一个斗牛都会轮番出场展示 , 一阵雄威 。
每一头牛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 俨然一副江湖人士对决的场景 。
斗牛前的祭祀 , 祈求五谷丰登 , 族人平安斗牛开始 , 人们把参加比武的斗牛一齐放进斗牛扬 , 顿时 , 几十条斗牛狂怒互相挑战 , 寻找对手 , 互相顶斗 , 斗败者拔腿就跑 , 胜者紧紧猛追 , 直到败者逃出战场 , 逃入人群 , 胜者又才返回斗场内再次寻找对手.
到“牛霸天下“斗牛场感受真实的比赛氛围 。
每天下午三点 , 斗牛场内可观看苗族的祭祀仪式和精彩激烈的斗牛比赛 。
为斗牛的队伍呐喊喝彩 , 感受一下野性之美 , 为旅途增添另一种乐趣 。
中间休息时还会有斗狗和斗鸡比赛串场
丹寨万达小镇夜景夜幕降临 , 青山之间的空气清爽无比 , 在百花园惬意散步 , 万达小镇的夜是宁静的 , 也是唯美的 。
落日余晖散尽 , 小镇华灯初上 , 又是另一番奇妙的景象 , 灯光闪烁 , 美轮美奂!当有着悠久传统的“吃新节”遇上同样传承千年的长桌宴 , 便演绎出一番前所未有的盛况 。 全国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然后满载而归!这样的情景 , 在丹寨人看来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