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满银行柜员嘲讽,张小波一怒之下取走存款,银行行长上门道歉( 二 )



【因不满银行柜员嘲讽,张小波一怒之下取走存款,银行行长上门道歉】

张小波1964年生于江苏如皋, 16岁就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 , 在校园里他靠着写诗卖诗出了名 , 不仅是学校里的写作明星 , 也是一个商业明星 。 毕竟 , 在大学校园里就懂得营销自己的人并不多 。
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 , 张小波很清楚自己的优势 , 便选择从事了文化产业类的工作 , 专门做图书策划 , 并很快因为策划了《中国可以说不》系列图书而在中国出版界成名 。
成名之后 , 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策划人员 , 而是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图书商人 。 事实上由于他的强劲作风 , 后来也任了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重庆凤凰图书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
在张小波看来 , 自己青春时的奋斗无疑是成功的 , 在中国出版业兴盛的那几年里 , 他去哪里都有人说要采访他 , 而他可以骄傲地拒绝接受采访 。 可是 , 就是一个这么骄傲的人 , 竟然在银行里受了这种气 , 他是气不过的 。



其实 , 在张小波刚刚毕业的年代里 , 图书产业还很发达 , 互联网产业才刚刚起步 。 那个时候 , 或许他收获了一时的名气 , 可是今天 , 互联网产业的大亨们在各个媒体平台中都占据了更大版面 , 大家不认识他便变得不足为奇了 。
难以欺骗的网友
张小波虽然已经不那么为人所熟知 , 但是他背后的凤凰联动传媒却始终在大众的心中有一定的位置 , 大众也因此才对总裁张小波的为人之道有所期待 。 不过 , 正因为有期待 , 所以吐槽和反驳也来得更猛烈一些 。
在张小波在网络上发声之后 , 很快就有熟悉银行相关业务的网友提出了质疑 。 张小波好歹是一个总裁 , 也是一个大客户 , 而且还有几亿元的结构性存款 , 那么 , 针对这种客户 , 银行不可能没有客户经理接待 。



即便那家银行的客户经理一时间没有认出张小波 , 可是相关信息一录入 , 系统就会立刻对客户经理有所提示 。 再说了 , 通过观察张小波在互联上的作风 , 网友表示他看起来不像是没有得到客户经理的接待 , 就会跑去普通窗口排队的人 。
另一个疑点则是 , 结构性存款是不支持到期自动转存的 , 换句话说 , 就是无论张小波当时情绪多么激动 , 按照规定 , 只要他的存款没有到期限 , 都不能提前支取存款 , 所以也不存在他所言的一气之下转走了几亿元 。



通过这几点分析 , 网友们几乎已经确定张小波所言有虚构的成分了 , 因此他们汇集在张小波的微博底下对他进行言语上的反击 , 并表示张小波此举大有炫富炒作的嫌疑 。
对于这个问题张小波始终没有回应 , 时间一长 , 网友的追问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
其实 , 张小波作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商人 , 作为一个富豪 , 是完全可以把心胸放得开阔一些 , 不跟任何人置气的 。 而作为一个靠写诗卖诗出道的人 , 或许也可以像其他诗人一样 , 关注一些金钱和炫富之外的东西 。



可是 , 张小波还是借着自己的文化流量去进行吐槽了 , 甚至还有虚构和炫富的嫌疑 , 这既令大多数网友感到不解 , 也让他们对过往那个靠着“文化”出名的张小波有了一些反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