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也是顾方舟做父亲最细心的时候 。 顾方舟和同事的孩子的每一个喷嚏、每一声咳嗽 , 都让他们心惊胆战 。 “孩子还好吧” , 成为顾方舟和同事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 。 一个月的测试期在提心吊胆的煎熬中慢慢过去 , 孩子们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 这证明了疫苗是安全的 。
全中国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在顾方舟的脊髓灰质炎免疫策略中 , 全中国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 疫苗口服率要达到95%才能形成免疫屏障 。 这意味着 , 远在青藏高原、西北大漠、西南深山中的孩子无一例外都要服用疫苗 , 稍有疏漏 , 病毒就有可能重新开始传染 。 为了防止失去活性 , 疫苗需要冷藏保存 , 但当时中国尚无疫苗冷链运输 , 这为疫苗覆盖到全国的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增加了很大难度 。 此外 , 液体疫苗装在试剂瓶中运输也很不方便 。
有一天 , 下班后回到家中的顾方舟仍在思考免疫策略问题 。 儿子看着他 , 他顺手拿起桌上的糖果 , 在儿子面前晃了晃 , 儿子就伸出小手来抓 , 急迫的样子让他一下有了灵感 。
“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这一念头涌上顾方舟心头 。 自此 , 顾方舟开始了疫苗糖丸的研究 。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 ,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研制成功了 。 糖丸疫苗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 , 延长了保存期——常温下能存放多日 。 为了让偏远地区也能用上糖丸疫苗 , 顾方舟还想出了一个运输疫苗的“土办法”——将冷冻的糖丸疫苗放在保温瓶中 。
糖丸疫苗的推广 , 让脊髓灰质炎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4.06/10万 , 下降到1993年的0.046/10万 , 使数以万计的儿童免于残疾 。 2000年 , “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 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 , 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 我国从此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
从无疫苗可用到消灭脊髓灰质炎 , 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 。 当人们对他说 , 他护佑了数千万中国儿童的未来时 , 顾方舟并没有感到高兴 , “如果我早一点研究出疫苗 , 就能治好更多人 , 还有许多孩子我没有救回来 。 ”
在一次采访时 , 面对镜头的顾方舟一度哽咽 ,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 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 ”这是“人民科学家”顾方舟最朴素的话语 , 这也是最真挚、最伟大的心声 。 他用一生的时间 , 为中国几代人构筑起远离脊髓灰质炎的方舟 , 这一方舟必将载着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护佑更多儿童 。
(张佳星供稿 , 选自《科学家精神爱国篇》 , 略有删减)
【弘扬科学家精神 |顾方舟:给国人造一艘远离脊灰的方舟】原文载于《医学科学报》 (2022-08-12 第7版 人物)
推荐阅读
- 疫情的尽头,是报复性存款
- 广谱疫苗是应对突变的新冠病毒新选择
- 年龄越大细胞突变数量越多?免疫细胞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 再次出现!“红色闪电”环绕地球上空,科学家:不是风景而是警告
- 可怕的寄生方式:食舌虫会吃掉鱼的舌头,然后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