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轻时逼死妻子,如今恨儿不孝:他是老师,我必须住他家养老


老人年轻时逼死妻子,如今恨儿不孝:他是老师,我必须住他家养老


文章图片


老人年轻时逼死妻子,如今恨儿不孝:他是老师,我必须住他家养老


文章图片


老人年轻时逼死妻子,如今恨儿不孝:他是老师,我必须住他家养老


《涅槃经》:善恶之报 , 如影随形;三世因果 , 循环不失 。
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这个成语给世人展现最简单朴素的道理:人必须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承担相应的责任 。
【老人年轻时逼死妻子,如今恨儿不孝:他是老师,我必须住他家养老】生性凉薄的人 , 年轻气盛时作威作福 , 必然会有一个凄惨的结局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盘谷村的王世老人 , 年近八旬却面临着妻离子散的凄凉晚年 , 体弱多病的他独自在一间不过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住了3年 。
这间房间还是老友看在朋友情面上租给他的 , 如今老友逝世 , 老友妻子担心王世死在自己家中 , 便要求他尽快搬离 。
王世那在中学教书的小儿子 , 就住在3里外的居民楼里 , 有着两百多平方米的房子的儿子却拒绝将老父接到自己身边同住 。
有着两女一子的王世 , 为何晚年会如此凄惨?他的子女们 , 又为何不赡养自己快八十岁的老父亲呢?
王世年轻时以务农为主 , 性格强势的他在家里便像皇帝 , 他说的话便如同圣旨般 , 妻子和子女必须要对他言听计从 , 不然的话 , 便是言语上的羞辱或肉体上的施暴 。
王世和妻子育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 儿子王孝长年纪最小 , 也是王世最看好的孩子 , 因为儿子聪明 , 学习成绩还不错 。 尤其王孝长还是他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 王世对儿子的未来和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
在他看来 , 儿子读上了好大学 , 毕业后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 那么自己以后的养老生活必会会体面舒适 。
可王世却不知道他的儿女们却是另外一番想法 。
王世的儿女们对父亲有的只是憎恶和嫌弃 。 儿女们对王世避之不及 , 不仅仅是因为王世强势蛮横的性格 , 更是因为生性凉薄的父亲逼死了母亲 , 却毫无悔意 。

原来中年时的王世酷爱打牌赌博 , 家中本就没多少的积蓄 , 都被他输在了牌桌上 。
为了家庭生活的长久 , 王世的妻子自然极力阻挠 。 可她被王世压迫了一辈子 , 又怎么斗得过赌红了眼的王世呢?
看着痛哭流涕的妻子 , 王世烧光了妻子的衣裳 , 嚷嚷着让妻子滚蛋 。 王世妻子在绝望之下 , 选择喝农药自杀 。
在妻子的灵堂之上 , 王世依旧和牌友们谈笑风生 , 好像死去的人不是陪伴自己半辈子、为自己生儿育女的伴侣 , 而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
这一幕深深地印刻在王世儿女们的脑海中 , 从那时起 , 悲痛的儿女们的心中便种下对王世的恨意 。
而王世对于让自己引以为傲的小儿子王孝长也并不上心 。
儿子考上大学确实是件喜事 , 可对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 , 学费会是件令人发愁的事情 。
但王世一点也没有类似的烦恼 , 因为王孝长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全是靠这个年轻人在村里东拼西凑借来的 。
靠着借来的钱 , 再加上勤工俭学 , 王孝长才顺利毕业 。
刚毕业时 , 一穷二白的王孝长好不容易在县里的中学当上老师 。 消失多年的父亲王世却出现了 。
王世强硬说道:“我把你养这么大 , 要不是我一力栽培你 , 你也不可能考上大学还当上老师 , 现在是你回报我的时候了 。 ”
当时还没还清债务的王孝长顿时怒从心起 , 他控诉王世枉为人父枉为人夫 , 他本以为父亲会无颜面对他和两个姐姐 , 可哪知道父亲竟如此理直气壮地来要钱 , 丝毫不顾自己的窘境 。
父子二人之间闹得不欢而散 , 王世见儿子竟不听从自己 , 于是便在儿子执教的学校附近到处散播王孝长不孝的言论 , 使得王孝长在学校里十分难堪 。
住在乡下的大女儿王丽见父亲和弟弟之间关系紧张 , 为了让弟弟能够安心工作 , 也为了尽自己作为女儿的孝道 , 她暂时放下了对父亲的怨恨 , 将父亲接回村里居住 。

不得不说 , 王世本人好吃懒做 , 上了牌桌便下不来 。 他的三个子女却勤劳能干 , 小儿子靠自己当上中学老师 , 二女儿常年在外地打工 , 而留在村里的王丽 , 凭借自己和丈夫多年的努力 , 也有了不错的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