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 在元宇宙的风口 , 想蹭元宇宙热度的公司比比皆是 , 资本市场虽然乐见这样的情况 , 但监管部门 , 不可能坐视不理 。 目前 , 已有上市公司因向投资者透露“已具备元宇宙产品开发的用户基础”、“已成立元宇宙方向的专项工作组”等利好而被深交所发出关注函 。
之后 , 只能回复关于元宇宙的一切构想及实施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 如此监管高压之下 , 三七互娱要想炒作造势 , 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 等元宇宙的风头过了 , 市场还是要看产品的 。
最后 , 也是目前元宇宙突然爆火带来的共性问题 ,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恐怕也只有一二线城市在关注 , 几乎没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 而且 , 至今也未有一款与元宇宙概念符合的产品问世 , 等到元宇宙真正实现变现 , 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
三七互娱可能等不了 , 因为“买量滚服”的玩法已经不再是三七互娱的专利 , 游戏买量市场的竞争加剧 , 获客成本一路攀高 , 三七互娱早已力不从心 , 对元宇宙如此上心 , 也是希望能从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 只是元宇宙的基调过高 , 不知道三七互娱能否在讲好故事的同时 , 笑到最后 。
拥挤的元宇宙赛道 , 三七娱乐难有胜算
在Facebook改名“Meta”发力元宇宙 , 微软宣布正式进军元宇宙之后 , 国内元宇宙市场一片沸腾 , 华为、“BAT”、字节跳动等国内科技巨头也纷纷躬身入局 , 三七互娱跟这些大咖比起来 , 除了勇气可佳 , 似乎也没能占得先机
其实 , 云宇宙的爆火和Roblox的成功密不可分 , 论抢占先机 , 腾讯是当之无愧 , 早在Roblox上市之前 , 腾讯便与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 双方在2019年组建合资公司 , 共同打造了Roblox的国服版——《罗布乐思》 。
除腾讯之外 , 网易推出《河狸计划》原创游戏社区 , 旨在提供低门槛游戏开发工具 。 另外 , 清华大学在《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 , 将米哈游和莉莉丝也列入了中国元宇宙五大典型企业 。 前者扬言要在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 , 后者正在研发对标Roblox的UGC创作平台 。
不仅如此 , 国内元宇宙+游戏的赛道也初步成型 。 不少项目已经落地 , 如百度莱茨狗、阿里蚂蚁链“仙剑元宇宙”(在研)、宝通科技“终末阵线”、华为“星光巨塔”等项目都已实现 。
比起国内元宇宙市场的刚起步 , 国外的元宇宙 , 如Roblox已经非常成熟 , Roblox在2006年创办 , 于2021年上市 , 距今已经发展了5到6年 。
如此看来 , 与世界前沿的玩家合作 , 脚踏实地的做研发 , 似乎才是进军元宇宙的正确打开方式 , 三七互娱目前的各种投资布局、元宇宙创新联盟和艺术馆 , 除了在做元宇宙的概念炒作 , 可能也再无其他实质性的意义和进展 。
所以 , 对于元宇宙还在表决心阶段的三七娱乐来说 , 要想立足元宇宙赛道 , 真的要从核心竞争力下手 , 少些侥幸 , 多些诚意才好 。
结语
目前 , 国内元宇宙市场一片向好 , 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表示要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号召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原创元游戏 , 对于三七互娱来说 , 显然是机遇也是挑战 。
如上文所述 , 三七互娱虽然宣称在元宇宙布局上远离炒作包装 , 但是实际上却难逃行业噱头盖过实际的通病 。 因此 , 在元宇宙逐渐由虚做实的趋势之下 , 其如何将愿景落地 , 也将充满变数 。
【擅长买量的三七互娱,难买元宇宙的未来】纵观国内的元宇宙环境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客观来看 , 三七互娱想要冲击元宇宙市场的决心和态度 , 都十分迎符合资本的喜好 , 后续能否脱颖而出 , 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关键 。 这对于原创能力本就缺失的三七互娱来说 , 能否顺利闯关 , 还有待观望 。 不过 , 拥抱行业趋势、已经看到未来的三七互娱 , 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 让这些成为障碍 , 因此 , 其未来发展 , 仍将令人充满期待 。
推荐阅读
- 动态与存在(四) 原创:小宇宙科学哲学
- 旅行者180亿公里外,遇到4万度高温火墙,太阳系真的是个“牢笼”?
- 平行时空剧日趋火热,看点、难点和创新点了解一下
- 岩石上这种植物,见到一定要珍惜,如今价值珍贵,做盆景是一绝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丨MyBioSource人白细胞抗原 (HLA) ELISA 试剂盒
- 原创苏州一奔驰司机撞警车后逃逸,弃车逃跑时却失足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