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河南小伙当上非洲酋长,手握“重权”,画面果然在意料之中( 二 )
文章图片
对此情况唯有集中进行专业培训这一条路可走,但培训期间孔涛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虽说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到了地方才发现会英语的当地雇员寥寥无几,他们大多操着一口方言 。这就从根上设置了一道难题,无法,孔涛只能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当地语言,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日积月累还真叫他学会了 。
只是语言通顺还只是第一步,孔涛在施工期间逐渐发觉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尼日利亚的雇员们大部分不服管 。他们自由散漫不准时,得到工资就去喝酒打牌,有的甚至直接集结一批人集体罢工 。这并非特殊现象而是普遍场景,这就让孔涛意识到要想管理好这批外国雇工,只用中国的经验和规则是行不通的 。于是孔涛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为当地雇员建立一个详尽的档案库,里面写上他们每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情况、个人特长等等不一而足 。并且这个信息库是会实时更新的,为的就是让团队中的人充分了解当地雇员,争取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能和他们做到友好协作 。
文章图片
并且孔涛还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孔涛会随时在场紧盯他们的安全教育,并且会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以确保雇员们的安全不会遭受威胁 。当然这些工作中的全力以赴,显然并不足以成为孔涛最终获得酋长封号的理由,不然的话来尼日利亚的优秀人员就都是酋长了 。孔涛最终能获得酋长封号的主要原因,除了他认真培训当地雇员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 。至于他又做了些什么,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肯定,则需要继续往下看 。
文章图片
大公大义的“孔酋长”
众所周知非洲土地的肥沃程度,向来都是可与我国黑龙江的黑土地相媲美的,当然作为非洲资源大国的尼日利亚也不例外 。但是阿布贾作为尼日利亚的首都,却依旧是土地荒芜,房屋破旧 。这一切都是源于尼日利亚人民不懂农业,为此孔涛专门去咨询了众多中国专家,以图找出最适合尼日利亚土地的种植方法 。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尼日利亚民众从中国引进农业设备,以此来提升当地人民的种植效率 。为了普遍提升阿布贾人民的种植知识,孔涛还开设了一系列课程,一点一点的来教他们如何将手中的一粒一粒种子,变成可以裹腹的粮食 。这一帮扶推广开来,成功让阿布贾人民在几年间饿死的数量稳步下滑 。
文章图片
而在教授农业过程中,孔涛还发现了当地民众的房屋和道路都十分破旧,因此孔涛特地向公司申请将工程用剩下的角料,用来给当地人民加固房屋,以及铺设新道路 。并且还会用于翻修学校,和修复清真寺 。孔涛实行了这些举措之后,阿布贾人民普遍感觉到了生活在越来越好,中国俗语说“给饭便是再生父母”,那么又给饭吃、又创造就业、又修缮道路建造房屋的孔涛,对于阿布贾村民来说便是最亲密的家人了 。孔涛的这一切善举以及当地村民对孔涛的爱戴,土皇自然都尽收眼底 。于是在经得各部落酋长和中国方的首肯后,土皇决定授予孔涛酋长荣誉身份 。
因为孔涛所做的一切已经是在爱护村民了,这并非他的职责他却由心而发的去一一做到了,所以在加冕当日土皇在电话里特意叮嘱孔涛: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土地,保护好自己的子民 。这是一个异国之王对孔涛的巨大信任 。对此孔涛也十分的骄傲,在之后的采访他也不无夸赞的讲这片土地“昔日蟒蛇与猴子的故乡,现在的村庄规模变大了,房地产商进驻了,工业园区也建起来了 。一条铁路线,其实就是一条经济走廊啊 。”正是由于孔涛对这条铁路从头跟到尾,所以就像对待孩子一样殷切的看望着,正是由于孔涛对于这里的民众就像是自己的家人一样,所以他在这里整整守护了十年之久 。
文章图片
这十年间随着中国援助的铁路逐渐通车,尼日利亚也一跃成为了非洲第一大经济体,而且由于孔涛做表率在前,公司里越来越多的同事,也觉得自己能胜任更多的困难工作 。这和网民的“我上我也行”的盲目不同,这是他们受到激励后,从专业的角度评估过后,认为自己能勇往直上的自信 。
推荐阅读
- 河南一救援队遇家长带娃野泳,劝阻无果后围守20分钟,结局太无语
- 非洲女孩喜欢嫁给在非洲中国人,但中国小伙子在非洲婚姻面临难题
- 23岁小伙不顾劝阻,与46岁阿姨闪婚,后来二人过得怎样
- 浙江小伙捡到1只甲虫,有人想花31万收购,小伙咬牙拒绝后很庆幸
- 13岁少女因拒绝男生搭讪,被人用刀狂砍、断了胳膊?!河南郸城又一个“唐山事件”,凭什么上不了热搜啊...
- 小伙去足浴城消费,被3名女技师看上:在我们中间挑个女朋友
- 小伙找工作一句话激怒HR,被对方怒怼:“管好自己的嘴,不要留遗言”!
- 河南男子手持着3张结婚证,三个老婆同小区,登记处:未发现异常
- 53岁大妈再婚35岁男人6个月,大妈:我年纪大了,照顾不动人了
- 河南恶性杀人案:为报杀父之仇,儿子千里赶回老家灭了村霸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