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微小的贴箔会出现250微米的光斑 , 并影响到上面的水滴 。
如此强烈的辐射环境下 , 大部分铁箔片被蒸发并被电离成了热等离子体 。
一开始会以非常特定的能量发射X射线光子 , 这是由于刚刚形成的极其微小的纳米冰块导致的 。
其中一些X射线会被衍射 , 并被光束击中出现在图像板探测器中 。
相关设备会帮助研究人员确认原子以规则的晶格进行排列 , 实验显示它们确实从液态水固化成超离子水冰的结晶氧晶格 , 时间仅用了3~5纳秒 。
此次实验证实了超离子水冰的存在 , 所以像天王星这样的气态行星内部深处是很有可能出现这种物质的 。
同时科学家还解释道 , 超离子水中的晶格有明确直接的特征 , 这种冰不应该像地球的液态铁流体一样快速转动 。
相反 , 如果它出现在天王星中 , 它的表现形式应该和地幔类似 。 因此在地质时间尺度中 , 超离子冰会发生对流的情况 。
如今的研究表明 , 超离子水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冰巨行星的内部结构 , 以及和它们类似的富含水的系外行星 , 甚至可以解释这类冰巨星的磁场 。
根据NASA航海者2号的研究来看 , 天王星这样的冰巨星磁场与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偶极场有很大不同 。
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称作冰巨星的原因在于 , 它们内部主要由水、氨和甲烷组成 。
但极高的压力和温度恰好满足了这些物质的变化条件 , 因此科学家推测像超离子水这样的物质很可能是天王星的主要组成部分 。
另外 , 还没有探测器对这类冰巨星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索 , 所以人类在今天对它们的了解仍然很少 , 它们的内部环境仍然是一个谜 。
目前来讲 , 这类冰巨星具有非常奇怪的非轴对称、非偶极磁场 , 这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完全不同 。
尽管有不少行星在质量、密度方面的组成结构有着类似 , 但本质上它们有很大不同 。
因为海王星内部有一个热源 , 但天王星几乎不排放任何物质 , 所以天王星看上去会更“冷” 。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超离子水会影响磁场 , 不过相关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进行 , 这对未来了解宇宙有着不少帮助 。
冰巨星与冰值得一提的是 , 冰十八在外观上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
与我们一般见到的透明的冰晶体不同 , 超离子水形成的晶格体因为氧原子像固体中一样被锁定在了适当的位置 。
而它的氢原子在电子被剔除后变成离子 , 原子核中的电子消失 , 因此它们为正电 。
这使得冰十八便呈现出诡异的状态 , 既是固体 , 也能像流体一样缓慢运动 。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 如果把冰想成一个立方体 , 那么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个由氢连接的氧原子晶格 。
当它转变成新的超离子相时 , 晶格便会膨胀 , 氢原子四处逃窜 , 但氧原子会保持固定的位置 , 固体氧晶格就像是漂浮在氢原子海洋中 。
对超离子水的实验和冰巨星的思考让科学家们相信 , 宇宙中大部分的水的表现形式可能都会是这种超离子相 。
不过想要通过超离子水实验来完全揭示整个谜团还很困难 , 首先是制造这样一块冰太难了 。
实验过程中无法确定氢气的位置 , 动态压缩实验中的温度测量也十分麻烦 。
一般来讲 , 冰十八实验主要来自设计阶段和结果解释来为其提供相关指导 。
不过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 已经有科学团队在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从量子计算机中去了解原子的相互作用 。
从而在处理超离子水在长时间尺度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进展 。
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来优化分子动力学在实验中的表现 , 如此依赖便能使用先进的自由能采样方法以准确确定相界 。
相关实验会在未来继续 , 尽管这在日常中并不能看见 , 但它在机器学习、冰巨星研究中有着不少作用 , 未来关于冰形态的研究让人充满信心 。
推荐阅读
- 豆瓣9.3,一名科学家,用了85年,旅行到女儿房间的“另一边”
- 太阳燃烧殆尽后,地球会发生什么?科学家做出了具体预测
- 科学家在古老洞穴中发现现代海平面空前上升的证据
- 为什么科学家好像一直在探索太空,却不研究深海?深海有多恐怖?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来临?科学家发现这些迹象,人类要警惕了
- 行星齿轮减速器在刮板输送机领域的应用
- 血管里的迷你医生:纳米机器人照进现实还有多远?
- 科学家提出一种控制城市空气纯度的新方法
- 科学家:巨大的虚无能够产生一种神秘力量,撕裂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