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缺缺缺!缺房、缺车、缺导游、缺司机!
这是当前各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 乃至整个旅游业正面临着的、痛并快乐着的问题 。
自从步入后疫情时代 , 在疫情期间几经的旅游业也终于得以复苏 。 自今年六月份开始 , 尤其是进入暑假以后 , “旅游”这一词又重新拥有了不少热度 , 人们对旅游地的向往 , 让不少旅行社的经营者看到了回血、复苏的希望 。
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 , 又让旅游从业者的心瞬间降到了谷底——由于此前旅游业遭受两年多的疫情“寒冬” , 不少导游已经迫于生计陆续转行 。
国家旅业网就曾经报道过 , 截止2022年底 , 疫情时代的两年时间里 , 仅旅行社行业就流失了将近14万人 。 而这流失的14万人 , 仅仅是对旅行社行业的统计数据 。 还没有算上酒店、航空、景区、邮轮等行业的人才流失 。
可以说 , 人才流失是疫情给旅游业造成的最大损失 , 也将是旅游业最大的后遗症 。
【广州市|旅游“活”过来了,从业的人去哪了?】当市场暗淡、旅游业陷入瓶颈期时 , 人才流失的严重性往往很少人能意识到 。 但如今行业正在慢慢回暖、复苏 , 无人可用的尴尬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
经历过漫长的旅游“寒冬”后 , 从业者们明显感觉周末和节假日一到 , 手头上的导游和司机就不够用了 。 为了解决“导游荒” , 他们只能主动去联系那些已经转行的持证导游 , 看他们是否愿意在周末兼职 。 据说有的旅行社甚至把在办公室坐班的、有导游证的职员也派到“前线”救急去了 。
近几年来 , 随着研学游的兴起和毕业季的到来 , 研学目的地不仅需要直面“导游荒” , 由于每天都有几十波的研学旅游团需要接待 , 景区也出现了讲解员紧缺的窘况 。
由此可见 , 目前旅游业所面临的大难题当中 , 缺房、缺车这类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 仍旧可以通过加大建设和投入解决 。 但是缺导游、缺司机这类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 , 却不是仅仅靠短时间内的大量投入就能解决的 。
不过 , 好消息是 , 随着旅游业逐步重回正轨 ,
推荐阅读
- 苏州|中国最吸引人的城市,被列入“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不允许进
- 成都|成都又一景点走红,适合避暑遛娃拍照,而且还有罕见的瀑布群
- 景山公园|北京最后的古都——景山公园
- 北京市|在城市中的高楼,如何拍到完美的照片,一般人难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