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零零零年2月26日 , 下午14时30分左右 。
一列列车 , 停靠在哈尔滨火车站一站台上 。
它当天要执行从哈尔滨开往牡丹江的D六三次旅客列车任务 。
二零零零年前后 , 正值中国铁路开始走向高速化的前期阶段 。
众多国内列车生产厂商都拿出了自己的快速客运列车设计 。
其中就包括了NYJ1型 , 这型动车组于一九九九年2月在南昌铁路局正式投入使用 。
NYJ1型最高时速也只是每小时120至140公里左右 , 比起普通旅客列车快不了多少 , 和现在的高铁更是无法相比 , 但却是那个年代中国铁路运行时速最快的旅客列车之一 , 而且可靠性最好 , 所以很受各铁路局青睐 。
一九九九年秋 , 哈尔滨铁路局购入了四列经过抗寒改装的NYJ1型动车组 , 统称“北亚”号 。 当天停在哈尔滨站的就是其中一列 。列车在16时05分到达哈尔滨境内的青云站 , 按照行车计划 , 不停车在车站正线直接通过 。
青云站工作人员在列车通过时 , 听到从列车车轮处传来十分刺耳的异响 , 再定睛一看 , 不由得大吃一惊 , 连忙用无线电联系司机 。
“D六三次 , 你们机车4号轮脱轨了 , 赶快停车!”
列车司机一听也吓了一跳 , 连忙紧急制动 , 但为时已晚 , 整列车随即在车站内发生出轨 。
这起出轨事故 , 造成D六三次旅客列车前端机车与前边3辆车厢不同程度受损 , 多名乘客碰伤头部或者四肢 , 幸运的是都没有生命危险 。
经过20小时55分钟的抢险 , 出事列车被移走 , 线路恢复通车 。
这起列车出轨事故可以说是中国产动车组的第一起事故 , 自然引起高度重视 , 铁道部与哈尔滨铁路局派出联合调查组前来调查 。
经过认真检查 , 确认列车在出事时 , 车轮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 , 就是制动刹车与高速运行同时存在 。
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 , 就是汽车在踩住刹车的情况下又加大油门 , 这种操作对车轮肯定会造成很大损害 。 机车的车轮正因为这个原因无法支持 , 终于造成松脱 。
为什么会有这种操作?检查人员发现原因是由于当天气温只有零下三十度 , 温度过低 , 导致传送制动压缩空气的风管出现破裂 , 制动气体泄漏 , 令到列车发生自动制动 , 这也是列车自行减速的原因 。
无论司机还是随车技术人员 , 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在没有查明列车减速的真正原因之下 , 盲目提高柴油机转速以维持速度 。 终于造成又刹车又加速的情况出现 , 直至车轮脱轨 。
本来列车在制动系统里有一个压力传感器 , 可以向司机报告制动压力情况 。 但这个系统同样因为低温而失灵 , 不能及时发出警报 。
这起列车出轨事故最后被定性为车辆生产设计方面的责任 。 调查组对NYJ1型动车组的生产设计与日常使用维护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意见 。
【动车组列车的第一次被绊倒,2000年滨绥线D63次列车脱轨重大事故】“北亚”号的这起脱轨事故 , 为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 随着时间推移 , 在国产高速铁路技术渐渐成熟之后 , 哈尔滨铁路局的四列“北亚”号在二零一一年底正式停止使用 。 其中动力车厢报废 , 载客车厢则改成普通客车车厢 , 继续发挥余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