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它活了1.5亿年,为何却没活过今天?( 二 )


长江白鲟为何却没活过今天?

白鲟为啥会灭绝?
事实上 , 我国早已注意到保护长江生态、物种刻不容缓 , 为此长江流域还实行长达10年的禁渔期 , 每年有诸多时间可以供鱼儿繁衍 , 部分鱼类的数量已经明显上涨 。
长江流域一直都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 , 许多人更是依靠长江捕鱼为生 , 但是为了保护长江以及长江的物种 , 我国甚至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实施10年禁渔 , 可是为何长江白鲟还是没能活过今天?

归根结底 , 我国对长江白鲟的保护过晚 , 这主要和三个原因有关 。
首先 , 产卵 。 想必许多人都曾听过洄游产卵 , 长江白鲟也是如此 。
长江白鲟幼年时期会前往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 , 即湖北、江苏一带 。
等到长大之后 , 长江白鲟会重新回到长江上游产卵 , 但是自1981年之后 , 长江白鲟的洄游产卵之路却面临一拦路虎“葛洲坝” 。
自从葛洲坝修建之后 , 长江白鲟没办法回到上游产卵 。 受葛洲坝影响的鱼类不止长江白鲟一种 , 一些鱼类会在葛洲坝周边地区开辟新的产卵点 , 但是长江白鲟却没有 。
其次 , 食物 。 近些年来 ,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 长江流域的捕捞活动也有所增多 , 但是不少渔民采取粗放式的捕捞 , 使用电网等各种捕捞工具 , 这种做法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致命打击 , 一些鱼类数量骤减 。

长江白鲟以活鱼为生 , 一旦长江流域鱼数量有所减少 , 长江白鲟的生活来源也会减少 。
最后 , 人类雪上加霜 。 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 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相当于长江白鲟的生活环境遭遇破坏 , 而城市化进程加快、白色污染等都在一步步摧毁长江白鲟的生活环境 。
作者认为 , 相比较环境的自然变化 , 人类的干预才是造成长江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 。

白鲟远去对未来的启示
截至目前 , 人类总共发现27种鲟形目鱼类 , 其中大部分都被认定为正处于濒危状态 。
我国长江流域总共生活着三种鲟鱼 , 除了白鲟之外 , 还有中华鲟和长江鲟 。
长期以来 , 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强调“道法自然 , 天人合一” , 但是人类为了获得发展 , 显然已经违背该自然哲学 , 甚至走上试图征服人类的道路 。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有所提升 , 不断向大自然索取 。 与此同时 , 自然物种灭绝速度火速加快 。

1600年到1800年 , 200年间 , 全球累计有25种鸟类和兽类灭绝 , 其中便有广为人知的渡渡鸟 。
1800年到1950年 , 150年间 , 地球总计有78种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 。
自现代以来 , 每天都有75个物种灭绝 , 平均下来每小时有三种物种消失 。
明显可以看出 , 物种灭绝速度正在逐渐加快 , 而这一切都和人类活动有关 。
科学家认为 , 如今全球已经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
如果生态环境恶化等各种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 到2050年 , 全球有1/4的物种将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 。
按照现在的物种灭绝速度加速下去 , 未来人类和其他5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人类也没有办法独善其身 。

事实上 , 从非洲丛林到南北极冰川 , 各种致病病毒接连出现 , 从埃博拉到新冠疫情 , 各种流行性疾病正在摧毁人类 。
原本这些病毒应该与人类相隔甚远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类发现一些原本存活在各种野外生物的病毒正在逐渐靠近人类 , 甚至已经达到可以感染人类的程度 , 这或许不仅是自然界在警告人类 , 甚至有可能是在报复人类 。
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人类的手甚至已经突破地球 , 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应对自然界的变化 , 但是在具备技术和物质条件之后 , 人类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否已经千疮百孔 。

为了挽救长江白鲟 , 中国甚至宣布长江进入10年的禁渔区 , 但是人们觉醒的速度 , 远晚于长江白鲟消失的速度 。
等到人们宣布长江进入10年禁渔时 , 长江甚至已经陷入“无鱼可捞”的状态 。
要知道 , 长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 , 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 而如今长江鱼类却在消失 ,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
长江白鲟还有可能重新出现吗?
一种物种是否真正灭绝需要结合多个标准 , 尽管国际组织已经认定长江白鲟 , 但是这不意味着长江白鲟绝对不可能再次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