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并不是偶然事件 , 更是深刻教训”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1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 , 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
该则消息令人沉痛万分 , 但是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 因为过去数年来 , 经常有报告指出 , 长江白鲟已经在灭绝的边缘 。
除了提到长江白鲟之外 , 长江鲟和西伯利亚鲟也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 前面两种都是生活在长江流域极具代表性的水生物种 , 这再一次给全体中国人民敲响警钟 。
“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
“千斤腊子 , 万斤象” 。 其中“腊子”指的是中华鲟 , “象”指的是长江白鲟 。
据悉 , 长江白鲟最重可以达到上万斤 , 最长可达7.5米 , 常被形象地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 。
长江白鲟已经在长江流域生活15亿年之久 , 可追溯至中生代三叠纪 , 而被称为“国宝”的熊猫距今才800万年 。 也就是说 , 长江白鲟曾和恐龙一同生活在地球上 。
它在长江已经生活如此之久 , 与其同期的诸多物种都没存活下来 , 经历诸多变故 , 然而却没活过今天 。
长江白鲟长得有点奇怪 , 但又透露着一些可爱 。
它有着长长的嘴巴 , 像一把锋利的剑 。
它的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 , 身体的颜色是高级的灰紫色 。
自人类有记载以来 , 长江白鲟一直都是十分稀有的存在 , 实际见过长江白鲟的人不多 , 绝大部分人对长江白鲟的印象仅存在于图片 。
多年以前人类曾经尝试人工养殖长江白鲟 , 但是最终没能成功 , 这说明长江白鲟野外灭绝及说明该物种灭绝 。
人类为保护长江白鲟所做的努力
多名专家经过调查后发现 , 长江沿岸诸多省份均有记载捕捞白鲟 , 但是由于该物种资源量较少 , 没有专门对该物种的生存情况进行评估 。
1975年以前 , 长江全江段白鲟年捕捞量估计为25 吨 , 其中大量集中在四川和重庆江段 。
1981年葛洲坝截流之后 , 坝下江段白鲟数量明显减少 。
自1995年以来 , 人们几乎没有看见过长江白鲟的身影 。
2002年 , 人们曾在江苏南京下关附近发现1雌性白鲟成体 。
与此同时 , 渔民在长江流域展开捕捞作业时 , 时不时会误捕白鲟 ,
直至2003年1月 , 一白鲟成体被误捕 。 发现该情况之后 , 救助人员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救治 , 随后也将该白鲟放生 , 但是自此之后 , 长江或再无白鲟 。
早在1983年 , 我国已经明确规定不得对白鲟等长江鱼类进行商业性捕捞 。
1989年 , 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
自1996年以来 , 我国设立长江三峡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网建立 。 该监测网人员每年都会针对诸多鱼类进行监测 , 但是自2003年之后 , 一直没有发现白鲟 。
2000年4月 , 国务院批准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重点保护白鲟 。
2006年 , 白鲟科考船正式展开行动 , 专门研究白鲟的生存情况 。
至此之后 , 我国有关部门等曾多次在原白鲟主要产卵场及其邻近江段展开测试 , 但是没有发现白鲟活体 。
2014年 , 我国研究人员引进国外先进濒危鱼类保护技术 , 为发现白鲟以及保护白鲟做更多准备 。
2017年至2021年 , 在农业农村部的支持下 , 多个单位选择在长江流域展开调查专项工作 , 接连建设多个调查站 , 但是在调查过程中 , 长江白鲟依旧没有现身 。
与此同时 , 有关部门还积极调动渔民 , 不少渔民也加入寻找长江白鲟的行列 。
2019年9月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举行会议 , 但是此次会议评估结果是白鲟已属灭绝等级 。
推荐阅读
- 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 长江白鲟已宣布灭绝,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鱼也在濒临灭亡
- 以后在野外,我们真的看不到它们了吗?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
- ?长江白鲟灭绝了!以后在野外,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