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惊现诡异毒土砒砂岩,含有剧毒砒霜,人畜不敢靠近,为何?( 二 )

【陕西惊现诡异毒土砒砂岩,含有剧毒砒霜,人畜不敢靠近,为何?】
如此就证明了砒砂岩不是土 。 难道砒砂岩真的属于岩石?但是这也说不通 , 因为岩石异常坚固 , 不会因为被水的冲刷而出现变化 。 又不是岩石又不是土 , 那么砒砂岩到底是什么物质呢?
(二)
调查员来到传说有毒土的小村庄 , 找到了这种名为砒砂岩的毒土 , 但是检测结果却是砒砂岩里根本不含有砒霜 , 有砒砂岩的地方确实无法生长植物 , 它既不是土也不是岩石 , 那么砒砂岩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什么危害呢?
砒砂岩是介于土和岩石之间的一种松散岩层 , 虽然它看起来像岩石 , 却不及岩石坚硬 , 但是却会一层层剥离 。 大约从2.5亿年前开始 , 砂岩、砂页岩、泥质砂岩在漫长的岁月里一层一层地沉积于黄土高原北部 , 砒砂岩主要分为裸露砒砂岩区、盖土区和盖沙区 。

但是这里地势和地理环境一直比较稳定 , 没有像其他地块出现过海陆变迁、火山、泥石流或者地震 , 这导致其上面只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黄土 , 由于上方压力小 , 砒砂岩也就没有被压实成为人们经常看到的岩石 , 最终形成了松散的岩层 。
而砒砂岩只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北部晋陕蒙交界的鄂尔多斯高原 , 也可以说砒砂岩是我国独有的地理现象 。
砒砂岩的沙粒间不紧密 , 结构强度低 , 遇水成泥 , 遇风成沙 , 成为植物禁地 , 住在砒砂岩地带的老百姓可是遭了不少罪 , 人们把砒砂岩比作砒霜 , 并非里面真的有砒霜 。
砒砂岩还有“地球癌症”的别名 , 也有人叫它“地球上的月球” , 总之都是说它沟壑纵横 , 没有生命力 。 别看砒砂岩区在形成时似乎安安静静 , 后来却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

只要一刮风 , 庄稼就会被沙土掩埋 , 只要一下大雨 , 长在砒砂岩上黄土里的庄稼就会被水连根带走 , 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就可能颗粒无收 。
对于砒砂岩 , 当地老百姓是头疼不已 , 人们戏称放个屁都能把砒砂岩崩碎 , 所以也叫它“屁砂岩” 。
每到雨季 , 黄河水位上涨 , 水流加快 , 黄河流经砒砂岩地区就会带走大量的砒砂岩 , 导致河水流经中下游时 , 水中的砒砂岩沉积下来 , 河面整体太高 , 下游形成地上河水 , 危及到周围村庄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而黄土高原因为有大面积砒砂岩又有黄河流经 , 被中外专家成为“水土流失之最” 。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 , 我国的泥沙专家就指出淤积在黄河下游河滩的主要物质就是砒砂岩 。
不仅如此 , 砒砂岩还形成了沙漠 , 黄土高原旁边就是我国第四大沙漠--毛乌素沙漠 。 毛乌素的意思是”坏水“ , 可见人们对它的厌恶 。

据说早在唐代 , 毛乌素沙漠就已经有积沙的现象 , 到了明代时 , 这里就已经是无边无际的黄沙了 , 它面积最大是4.22万平方公里 , 正是砒砂岩松散的特性 , 让它经过风力的搬运形成了易动流沙 , 直到1959年以前 , 毛乌素沙漠还有扩张的趋势 , 当地经常发生沙尘暴 。
为了防风固沙 , 把沙漠变成绿洲 , 1959年我国开始治理毛乌素沙漠 , 治理沙漠最大的敌人是黄沙和砒砂岩 。 为了对付砒砂岩 , 人们在砒砂岩区种植沙棘、柠条和油松等植物和耐盐性的植物 , 不仅很好地控制住了沙漠 , 牧民们还可以在此放牧 。
后来人们对付砒砂岩的方式由对抗到利用 , 砒砂岩保水性强 , 密度也高于普通土壤 , 而沙子不存水 , 透气性好 , 两者正好互补 , 毛乌素沙漠里恰恰“盛产”砒砂岩和沙子 ,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人们经过实验室和试验田的反复研究和试种 , 找到了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砒砂岩和沙子的组合配方 , 使得各种农作物迅速增产 , 老百姓也富裕了起来 , 砒砂岩也从“毒”变成了“宝“ 。
在毛乌素沙漠中 , 有一个城市曾经受影响最严重 , 如今却也得益最多 , 如今这个城市已经在长期的治沙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 , 当地老百姓也从治沙中尝到了甜头 , 这是哪个城市呢?
(三)
砒砂岩形成了毛乌素沙漠 , 虽然在明代它就已经形成沙漠了 , 几百年来一直在不断扩大 , 人们也一直遇沙则退 。
但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 我国开始向毛乌素沙漠挺进 , 攻克”地球癌症“砒砂岩 ,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奋斗 , 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 , 而在治沙上还有一个代表城市 , 这就是陕西省榆林市 。
因为沙漠扩张 , 榆林市在历史上曾经搬迁过三次 , 榆林市最早在距现在地址10公里外的红石峡地带 , 叫做”榆林塞“ , 后来因为风沙侵袭搬到了红山境内 , 最后搬到现在的地址 。 榆林市也就有了”一塞有三址“的传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