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时代即将来临?超级材料突围战开启,中国已抢占先机( 三 )



原因二:石墨烯产品市场认可度较低
当下的石墨烯产品尚处于研发的阶段 , 市场的规模化需求欠缺 。 这与石墨烯的应用程度较浅 , 应用面较窄有很大的关系 。
虽然在目前看来 , 已经在掺杂改性、透明导电薄膜、复合材料等低端领域已有产品进入市场 。
但是 , 现实情况却是:包括媒体和资本市场上炒作热度“火爆”的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在内 , 受生产成本、产品性能与质量等诸多因素影响 , 目前消费者对进入市场的石墨烯产品接受度并不高 , 石墨烯下游应用环节未能完全打通 , 石墨烯产品市场需求有待培育 。

原因三:高端应用领域开拓乏力
在低端应用领域产品市场认可度较低的同时 , 石墨烯在新一代显示技术、电脑芯片等高端应用领域开拓乏力 。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石墨烯研究领域布局相对较窄 , 当下更看重的是技术研究与开发 , 而对于实际的应用有所轻视 , 这样就导致了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脱节”的情况 。
从石墨烯的技术特征来看 , 未来欲将石墨烯用于高端领域 , 以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 , 单凭能制造石墨烯显然是不够的 , 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共同发力 。
就比如 , 因为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实在过于优异 , 所以无法实现电路开关自由切换 。
因此 , 要想实现利用石墨烯制造电脑芯片的目标 , 就必须在石墨烯和硅之间植入肖特基管 , 但是植入方法稍有不当便会使石墨烯丧失其独特属性 。
现阶段 , 受困于石墨烯工程技术人才不足、高端应用领域的配套工艺尚不完善 , 成熟的石墨烯生产技术、工艺与产品均未出现 。

原因四:市场炒作火爆 , 缺乏可持续投入
目前 , 参与石墨烯生产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 , 这些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
对此 , 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产业园区和产业基金 , 积极支持石墨烯企业早日发展 。
为了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 , 获得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 , 石墨烯领域炒作过度 , 有掺水的现象 。
单就科研方面来看 , 虽然发表的论文基数大 , 但是大多为跟踪论文 。
也就是说 , 划水严重 , 而几无原创成果 。 在应用方面 , 夸大石墨烯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潜力与市场前景 。

而在资本市场方面 , 虽然已有部分石墨烯企业在新三板或沪市挂牌上市 , 但资本市场存在过度炒作 , 催生大量行业泡沫 。
在一定意义上 , 资本催生科技成果泡沫到泡沫破裂再到产业再造已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兴产业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 与政府代替市场直接配置创新资源造成的浪费与损失相比 , 资本市场泡沫破灭产生的低效率问题相对没那么严重 。
但是 , 由于当前石墨烯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与虚假繁荣泡沫 , 导致投资者对进入并深耕石墨烯领域望而却步 , 影响了资本对该领域的可持续投入 , 反而给石墨烯产业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那么 , 未来的石墨烯又会怎样?
在未来的石墨烯时代 , 随着大规模生产和石墨烯技术的逐步突破 , 石墨烯的工业应用也会大幅加快 。
在当下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未来石墨烯将会率先在新能源电池、传感器和防腐涂料等方面做到商业化的应用 。

首先 , 石墨烯可以用作化学传感器 , 利用的就是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性 。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 由于石墨烯的天然禀赋 , 也就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 , 所以在灵敏度方面 , 石墨烯可以与单分子检测的极限相媲美 。
也因此 , 石墨烯是一种理想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材料 , 石墨烯传感器对药物中多巴胺和葡萄糖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
其次 , 石墨烯还可以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 。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 , 其所研制的表面含有石墨烯纳米涂层的柔性光伏板 , 可以大大降低制造透明、可变形的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
这种电池可用于夜视镜、照相机和其他小型数码设备 , 这对新能源电池的发展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

最后是在防腐涂料领域 。
目前 , 国内防腐涂料消费量是在180万吨左右 , 在世界防腐涂料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 。
这些大量的防腐涂料主要被用于石化、船舶、桥梁、集装箱等方面 。 石墨烯涂层能在金属表面与活性介质之间形成一种物理阻挡层 , 对基材基底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推荐阅读